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州南楼换柱》
《道州南楼换柱》全文
唐 / 吕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鸿灾起无朕,有见非前知。

蚁入不足恤,柱倾何可追。

良工操斤斧,沈吟方在斯。

殚材事朽废,曷若新宏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zhōunánlóuhuànzhù
táng / wēn

鸿hóngzāizhènyǒujiànfēiqiánzhī
zhùqīngzhuī

liánggōngcāojīnchényínfāngzài
dāncáishìxiǔfèiruòxīnhóngguī

注释
鸿灾:大灾难。
朕:古代君主的自称,这里指代灾难。
前知:预先知道。
蚁入:比喻小问题或隐患。
恤:忧虑,关心。
柱倾:支柱倒塌,比喻重要事物的崩溃。
何可追:无法挽回。
良工:优秀的工匠。
操斤斧:手持斧头,比喻做事有准备、有计划。
沈吟:深思熟虑。
斯:这里。
殚材:竭尽所有材料。
朽废:腐朽废弃。
曷若:何如,不如。
新宏规:新的宏大规划。
翻译
大难突然发生没有预兆,即使见到也无法预先知道。
即使是微小如蚂蚁的隐患也不应忽视,一旦支柱倒塌后果无法挽回。
优秀的工匠手持斧头,深思熟虑中进行工作。
竭尽全力修补腐朽的东西,不如制定新的宏大规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紧迫和危机的情况,通过对比来表达了作者面临问题时的无奈与深思。"鸿灾起无朕"形容灾难突然发生,没有预兆,而"有见非前知"则暗示这些灾难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接下来的"蚁入不足恤,柱倾何可追"以比喻方式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连小昆虫都无法挽救,即便是倾倒的柱子也无从追回。

诗中随后转向作者自身的情感和行为,通过"良工操斤斧,沈吟方在斯"表达出一种沉思冥想之态,似乎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最后两句"殚材事朽废,曷若新宏规"则流露出对旧有材料无法再用,以及期待新的、更广阔的规则或方法以应对当前困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人面对突发灾难时的情感与思考,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变革和创新的一种渴望。

作者介绍
吕温

吕温
朝代:唐   籍贯:唐河中(今永济市)   生辰:771~811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猜你喜欢

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其三

君在东南第一流,绿绨膺检出神州。

举头试作长安望,昨夜灵槎近斗牛。

(0)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其五

暖雾昏云养麦天,春风引绿去绵绵。

种成百万军民饱,忠孝心头一寸田。

(0)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其一

祖予尚闭户,景文当入山。

未能黄绮外,姑在尚彭间。

眼到风尘暗,头依树石斑。

曹溪有正路,飞倦要知还。

(0)

秋兴

有愿投金粟,无情上玉除。

吾甘披短褐,君自曳长裾。

浥浥云生屋,涓涓水到渠。

十难三四好,八九在閒居。

(0)

代人作孙尚书挽词二首·其一

耆德今无几,公谁敢比肩。

甘泉方旧籍,京兆遽新阡。

清议今何负,遗书竟莫传。

单杯无自奠,老泪倍潸然。

(0)

送李清宇因寄滁阳旧游

君行还过永阳郡,忽忆老夫尝赋诗。

庶子泉头纳凉处,醉翁亭上送秋时。

春来猿鸟应思我,别后林泉定付谁。

为语东风木芍药,暮年衰鬓不相宜。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