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屏人事,北窗寄高眠。
飘飖御风远,银阙开九天。
虎豹不见嗔,岂予有仙缘。
玉座覆红云,香炉霏紫烟。
黄冠立小兆,冉冉导我前。
下土虮虱臣,微衷怀欲宣。
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
洪惟大生德,寔制水旱权。
愿言回哀眷,与世苏倒悬。
皇灵闵臣请,曰其启丰年。
再拜谢阙下,回飙堕林泉。
夜雷声殷殷,甘泽朝盈田。
沈思喜且惊,魂交非偶然。
士抱当世忧,天犹为之怜。
况此咎證臻,庸非燮理愆。
贞观有房杜,斗米曾三钱。
老来屏人事,北窗寄高眠。
飘飖御风远,银阙开九天。
虎豹不见嗔,岂予有仙缘。
玉座覆红云,香炉霏紫烟。
黄冠立小兆,冉冉导我前。
下土虮虱臣,微衷怀欲宣。
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
洪惟大生德,寔制水旱权。
愿言回哀眷,与世苏倒悬。
皇灵闵臣请,曰其启丰年。
再拜谢阙下,回飙堕林泉。
夜雷声殷殷,甘泽朝盈田。
沈思喜且惊,魂交非偶然。
士抱当世忧,天犹为之怜。
况此咎證臻,庸非燮理愆。
贞观有房杜,斗米曾三钱。
这首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杂咏十首酬汪镇卿(其三)》描绘了诗人晚年隐逸的生活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首句“老来屏人事,北窗寄高眠”表达了诗人年迈后远离尘世纷扰,在北窗下享受宁静的睡眠。接下来的“飘飖御风远,银阙开九天”运用神话意象,暗示自己超脱世俗,仿佛乘风直上仙界。
“虎豹不见嗔,岂予有仙缘”表达诗人自认为有仙人般的超然,不为世俗所恼。接着写到宫殿中的祥瑞景象,“玉座覆红云,香炉霏紫烟”,烘托出一种神秘而祥和的氛围。诗人想象自己被仙人引导,“黄冠立小兆,冉冉导我前”。
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完全脱离人间疾苦,“下土虮虱臣,微衷怀欲宣”,他关心着底层人民的困苦,希望能传达自己的忧虑。诗人祈求皇帝能体恤民生,“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免于饥荒。
最后,诗人以贞观时期的贤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为例,感叹当今也有贤能之人,希望能够带来丰年。“愿言回哀眷,与世苏倒悬”再次强调他的愿望,而“皇灵闵臣请,曰其启丰年”则表达了对皇帝回应的期待。结尾处,诗人以“再拜谢阙下,回飙堕林泉”表达感激之情,雨后田间充满生机,诗人内心欣喜又惊讶,深感天意怜悯。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隐逸生活与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民生福祉的深深关切,体现了古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