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淋漓处,清风漾轻碧。
相遗比琅玕,掩映寒毡色。
水墨淋漓处,清风漾轻碧。
相遗比琅玕,掩映寒毡色。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水墨画中的独特魅力与清风拂过竹林的生动景象。诗人以“水墨淋漓处”开篇,巧妙地将竹子的形态与水墨画的技法相结合,展现出竹子在画面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力。接着,“清风漾轻碧”一句,通过轻柔的春风与竹叶的轻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相遗比琅玕,掩映寒毡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子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竹子仿佛是与天籁之音相呼应的自然之物,它们的翠绿与周围的景色相互映衬,既独立又融入整体,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美。这里的“琅玕”指的是竹子,诗人通过这一比喻,强调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本身的美丽与生命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通过“水墨淋漓”、“清风漾轻碧”等富有诗意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视觉与听觉的美感融为一体,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竹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东坡居士真天人,文章豪迈如有神。
光燄岂但长万丈,笔端真可干千钧。
万斛源泉随地滚,玉盘明珠无定准。
虢国夫人控五骢,淡扫蛾眉却胭粉。
风霆熻歘一时来,须臾雨霁烟云开。
虹收电戢星斗烂,一天明月光昭回。
此翁落落不可得,谪仙少陵乃其匹。
小儿淮海秦少游,大儿豫章黄鲁直。
前生自是永禅师,后学宜称韩退之。
玉堂金莲不足贵,罗浮琼海真瑰奇。
谁云赋诗不中和,馀子碌碌真么䯢。
眉山至今草木枯,五百年来生一个。
海南遗迹有双泉,我家依约双泉边。
双泉湮没不可见,山城落日生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