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其三》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巡城已困尘埃眯,执扑仍遭虮虱缘。

欲脱布衫携素手,试开病眼点黄连。

(0)
注释
巡城:在城市中巡逻。
尘埃眯:尘土迷眼。
执扑:拿着驱赶工具。
虮虱:小型寄生虫,如跳蚤或虮子。
欲脱:想要脱下。
布衫:布质衣服。
携素手:牵着对方的手。
病眼:生病的眼睛。
点黄连:用黄连来治疗(古代认为黄连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翻译
巡逻城中已使我满眼尘埃
手持驱赶虫豸的工具还被虮虱困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其三)。诗中表现了作者在一个寒冷的春日里,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与苦恼,以及对友人李公择的回答。

首句“巡城已困尘埃眯”描绘了一幅城市边缘的景象。这里,“巡城”指的是古代官员巡视城墙的职责,而“困尘埃眯”则形容春天依旧干燥,灰尘飞扬,让人不愿睁开眼睛。

第二句“执扑仍遭虮虱缘”展现了生活中的另一层苦恼。“执扑”意指打扫,可能是清理房屋或是驱赶虫害;而“虮虱”则特指春夏之交常见的跳蚤等小昆虫。尽管作者努力清扫,但这些讨厌的小生物仍旧围绕不去。

第三句“欲脱布衫携素手”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寻求心灵上的解脱。“脱布衫”意味着愿意抛开世俗的羁绊,而“携素手”则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最后一句“试开病眼点黄连”则透露了诗人身体不适,视力受损的情况。“试开病眼”表明诗人虽然眼睛有病,但仍努力睁开来观察世界;而“点黄连”则是一种古代常用的药材,用以治疗眼疾。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刻画,反映出苏轼在寒食日里所感受到的身体与精神上的不适,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友人李公择的思念和对远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闻失广宁志愤·其二

万马云屯结柳营,奴人曾是敢纵横。

城池无恙犹堪守,风鹤未闻已自惊。

忽把封疆轻敝屣,从劳宵旰寄长缨。

谁人秉钺成腥土,首揭藁街恨未平。

(0)

十禽言·其六

麦饭熟,麦饭熟。

剥喙不到门,褦襶不出屋,私债已完官租足。

常掉臂,常鼓腹。快活三,麦饭熟。

(0)

侯令博罗获上信下两年如一日矣公门桃李药笼参苓四境无弃物者独知之契物外之交惟萱一人实徼福焉一旦惠赐表庐曰圣世人龙何物老圃能无愧色而侯过情之誉有加无已复不惜綵毫更题啸傲烟霞一榜永光衡泌且贶以珠玉不一而足谓为老圃真面目以传老圃之神岂抱瓮荷锄者亦有葑菲可采乎九顿拜嘉即悬于百尺楼头喜而欲狂步侯来韵勉短赋谢珠玉在前不辞形秽·其二

残山剩水白云居,敢谓曾焚学士鱼。

探奇忽驻彝门驾,问字同翻宝椟书。

(0)

人日同人韩叔捷参知以诗见贻用来韵却答

儿童且莫卖呆痴,我爱呆痴汝不知。

但愿明朝新胜旧,休论昨日是耶非。

(0)

月影三章·其二

幽期空热博山炉,谁道人间有丈夫。

自惜个中些子事,问郎能入画图无。

(0)

望小桃源怀韩寅仲诗以劝驾·其二

双林东望有幽栖,苦竹丛中谢豹啼。

可是主人曾问世,不言桃李已成蹊。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