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能娱人,积久动成癖。
自闻莺脰湖,梦寐不忍释。
今从禾中归,迂道此挂席。
层湖敛夕阴,空水混一碧。
鱼标露两三,蟹舍近咫尺。
缅怀元真子,晚作垂纶客。
烟波深复深,蓑笠适其适。
一泛湖中舟,千载仰遗迹。
我有钓竿手,苦为利名役。
大呼渔翁来,乞与数椽宅。
春水桃花红,秋水芦花白。
鼓枻凌苍茫,不知天地窄。
山水能娱人,积久动成癖。
自闻莺脰湖,梦寐不忍释。
今从禾中归,迂道此挂席。
层湖敛夕阴,空水混一碧。
鱼标露两三,蟹舍近咫尺。
缅怀元真子,晚作垂纶客。
烟波深复深,蓑笠适其适。
一泛湖中舟,千载仰遗迹。
我有钓竿手,苦为利名役。
大呼渔翁来,乞与数椽宅。
春水桃花红,秋水芦花白。
鼓枻凌苍茫,不知天地窄。
这首清代诗人俞鸿渐的《过莺脰湖》描绘了诗人对莺脰湖美景的深深迷恋和向往。首句“山水能娱人,积久动成癖”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浓厚。诗人提及莺脰湖后,“自闻莺脰湖,梦寐不忍释”,表明湖光山色已经深入他的梦境,难以忘怀。
诗人特意绕道而来,“今从禾中归,迂道此挂席”,展现了他对莺脰湖的执着追求。接着,他细致描绘了湖面景色:“层湖敛夕阴,空水混一碧”,黄昏时分,湖水与天空融为一体,呈现出宁静而深远的美。近处的鱼标和蟹舍更增添了生活气息。
诗人遥想古代隐士元真子,“缅怀元真子,晚作垂纶客”,表达对隐逸生活的羡慕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他渴望像元真子那样,在湖上泛舟垂钓,享受“烟波深复深,蓑笠适其适”的自在生活。
然而,现实中的诗人却“我有钓竿手,苦为利名役”,感叹自己被世俗名利所束缚。他向渔翁发出感慨,希望能换取几间简陋的住所,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春水桃花红,秋水芦花白”,四季变换的湖景让诗人更加向往那份宁静。
最后,诗人乘舟湖上,“鼓枻凌苍茫,不知天地窄”,似乎在湖光山色中找到了心灵的宽广,忘记了尘世的狭隘。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莺脰湖的美丽,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深深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