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圣制除夜·其二》
《奉和圣制除夜·其二》全文
宋 / 晏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珠躔回碧落,绛燎烛青规。

琐闼琼签度,层台玉漏移。

纳新皇泽普,顺节圣情怡。

万宇长安陌,乡傩集此时。

(0)
翻译
明珠回转照碧空,红烛映照青天规。
精美的门扉中传递着玉签,高台上玉制的计时器已移动。
接受新的皇恩普照大地,顺应时节皇帝心情欢畅。
整个长安城的街道上,乡间的习俗庆典在此时聚集。
注释
珠躔回:明珠旋转,形容明亮照人。
碧落:天空,这里指广阔无垠的宇宙。
琐闼:精致的小门,形容宫殿的细节。
琼签:美玉制成的签,象征珍贵和尊贵。
玉漏:古代计时器,用玉装饰,象征精准和尊贵。
纳新皇泽:接受新皇的恩惠。
万宇:整个宇宙,泛指广大地域。
乡傩:乡村的节日庆典,带有民俗色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晏殊所作的《奉和圣制除夜(其二)》中的一段。诗人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珠躔回碧落"形象地展现了夜晚星辰的流转,犹如明珠在深蓝的天穹中回转。"绛燎烛青规"则描绘了红烛照耀下夜空中的北斗七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琐闼琼签度,层台玉漏移"两句,通过精致的门户和珍贵的玉制计时器,暗示了皇宫中时间的流逝,以及对新年的期待。"纳新皇泽普"表达了皇帝恩泽普照,寓意国家福祉。"顺节圣情怡"则赞美了皇帝顺应时节,心情愉悦。

最后一句"万宇长安陌,乡傩集此时"描绘了整个京城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各地的民俗活动如乡傩也在这个时刻聚集,展现出浓厚的节日习俗和人民的喜悦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家新年庆典的庄重与喜庆,同时融入了民间风俗,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
朝代:宋   生辰:991-1055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猜你喜欢

渔家傲.送赵尧生

几日寻秋双画橹。闹红閒了横塘路。

梦落西湾香屧步。呼酒处。荒波怪石犹堪语。

容易新凉生碧树。离心却趁高鸿去。

一叶井梧飘蜡苣。须念取。江南今夜潇潇雨。

(0)

琵琶仙.张白琴有还湘之赋,索词为别

归种桃花,楚云满、故国仙林如缬。

林外横笛呼犍,春泥渐啼滑。

乡绪引、江关倦客,奈歧路、短丝难折。

落手沧洲,当歌白日,珍重华发。

旧题句、银烛西楼,梦尘剪、东风黯销歇。

谁遣一艎新水,送飞花如雪。

中夜起、吴鸿试数,对月明、酒醒伤别。

底事抛得鸱夷,五湖空说。

(0)

解蹀躞.答叔问

雁绳仨低江馆,晚背垂虹路。

素情题叶,吴波断云聚。

依旧一度回肠,引杯笛起西风,送秋何处。镇吟伫。

期共青芝呼棹,仙禽导幽步。

梦回萝薜,閒心去来阻。

君听空外声声,和人今夜商歌,病螀愁雨。

(0)

南乡子·其四

萝幌合,玉沙清。一峰送过一峰迎。

日夕沾裾榕雾湿。行不得。越鸟声声如劝客。

(0)

南乡子·其二

云磴滑,雾花晞。西樵山上拣茶归。

山下行人偏借问。朦胧应。半晌脸潮红不定。

(0)

长亭怨慢.和忍盦春尽书怀之作

再休问、愁边鸥鹭,月冷沙昏,梦归何处。

故苑沧波,为谁绿到旧游路。

石鳞风起,呜咽作、前秋语。

流水不参差,莫涴了、一分尘土。前度。

有天风瑟瑟,日夜步虚来去。

新蒲细柳,问谁信、好春无主。

恨双燕、不把斜阳,细说与、碧窗烟雾。

只翳镜飞红,遮断凌波新步。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