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繫数词楮尾七首·其四》
《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繫数词楮尾七首·其四》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地名破冢,郭璞墓前波浪汹。

细剔银缸,话尽秋宵角枕凉。

橘红橙绿,九月敬亭山畔宿。

水鸟斜飞,又逐孤篷一夜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岁末灯下,诗人独坐写家书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首句“地名破冢,郭璞墓前波浪汹”,以破冢的地名和郭璞墓前的波浪汹涌,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哀伤的情绪,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细剔银缸,话尽秋宵角枕凉”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夜挑灯夜读,与家人通信的情景。银缸的光线柔和而昏黄,映照在角落的枕头旁,秋夜的寒意透过枕头传递给诗人,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氛围。

“橘红橙绿,九月敬亭山畔宿”描绘了诗人住宿于敬亭山下的景象,橘红橙绿的颜色渲染出秋天的丰收与生机,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旅途劳顿与对家乡的思念。

“水鸟斜飞,又逐孤篷一夜归”则以水鸟斜飞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漂泊与渴望回归。孤篷代表了诗人的行舟,一夜归程则寄托了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迓杨诚斋

江东使者行部归,信帆一只桨四枝。

昨夜水深泥三尺,系在谁家屋外篱。

我欲遣人问消息,个样船多人不识。

却有一事差可徵,隔船听得哦诗声。

(0)

答扬州刘原甫

少食苦不足,一官聊自谋。

为生晚更拙,怀禄尚迟留。

黾勉讵有补,强颜包众羞。

谓我古人风,知君以相优。

君实高世才,主恩正绸缪。

哿矣哀此民,华簪宁易投。

(0)

冲卿席上得作字

咨予乏时才,始愿乃丘壑。

强走十五年,朱颜已非昨。

低回大梁下,屡叹风沙恶。

所欣同舍郎,诱我文义博。

古声无慆淫,真味有淡泊。

追攀风月久,貌简非心略。

君恩忽推徙,所望颇乖错。

尚怜得经过,未比参辰各。

留连惜馀景,从子至日落。

明灯照亲友,环坐倾杯杓。

别离宽后悲,笑语尽今乐。

论诗知不如,兴至亦同作。

(0)

题朱郎中白都庄

萧洒桐庐守,沧洲寄一廛。

山光隔钓岸,江气杂炊烟。

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

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

(0)

次韵酬朱昌叔五首·其二

去年音问隔淮州,百谪难知亦我忧。

前日杯盘共江渚,一欢相属岂人谋。

山蟠直渎输淮口,水抱长干转石头。

乘兴舟舆无不可,春风从此与公游。

(0)

望之将行

江涵秋景雁初飞,沙尾长樯发渐稀。

惆怅无因见范蠡,夕阳长送钓船归。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