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元美藏经阁》
《寄题元美藏经阁》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岧峣飞阁大湖傍,有客翻经日满床。

白马尚留霜练影,彩毫应带雨花香。

当年张掾生秋兴,何处支公坐道场。

君自风流兼二子,吴门极目正茫茫。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寄题元美藏经阁》。诗中描绘了藏经阁的壮丽景象与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岧峣飞阁大湖傍”,以“岧峣”形容阁楼之高峻,与“大湖”相映衬,展现出藏经阁雄伟壮观的地理位置。接着,“有客翻经日满床”,描绘出一位学者在藏经阁内专心致志地翻阅佛经的情景,阳光洒满书桌,营造出宁静而充满智慧的氛围。

“白马尚留霜练影,彩毫应带雨花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白马的影子仿佛是霜练,彩毫(毛笔)似乎带着雨后花朵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藏经阁内清雅脱俗的环境,同时也暗示了知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当年张掾生秋兴,何处支公坐道场”引用历史典故,提到古代文人张掾和支遁,他们或感秋兴,或静坐道场,表达了对古人精神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藏经阁文化传承的敬仰。

最后,“君自风流兼二子,吴门极目正茫茫”一句,将话题转向对友人的思念,以“君自风流”表达对友人的赞赏,同时“兼二子”暗指友人与古代文人相似的风雅与才华。面对广阔无垠的吴门(泛指江南地区),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藏经阁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知识、文化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送诗士龙腹兄

铜鱼四明守,竹马十年兄。
掺袂河梁别,鸣桡泽国行。
登楼知日近,傍海见潮生。
郡政应多暇,新诗几首成。

(0)

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

避地意何适,同时得二贤。
才名谁敢并,萧散或堪怜。
濁酒宁非道,枯藤自会禅。
尚须浮碧海,风月夜同船。

(0)

月夜怀要叔刚

凉生秋雨霁,华月上疏林。
因听落叶响,稍知秋意深。
芳岁倏已徂,白发鬓边侵。
故人渺何许,日夜怀微音。
无由亲兰藻,何以慰冲襟。
云中徒矫首,露下空长吟。

(0)

登卧龙山送酒

五马携壶上卧龙,四夔联骑与游从。
山中古柏岁寒色,应为清流作意浓。

(0)

题增城进士单有明清白传家巷

清如增江水,白如白石山。
羡尔清白人,栖迟山水门。
至清不可淆,至白不可淫。
传子复传孙,一心如一辙。
山同今古色,水同今古流。
载阅清白卷,山水两悠悠。

(0)

永州有感

下马连声叩竹门,主人何事感遗恩。
回头泣向儿童道,重见甘棠旧子孙。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