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台道中》
《王台道中》全文
明 / 李良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路转三华雪正残,春回旭日照林峦。

刀耕叠巘悬飞溜,水碓孤村据要滩。

天外七台千丈峭,人间万网一时宽。

皇华满目催行色,时向延津把剑看。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王台道中的壮丽景色与生动景象。首句“路转三华雪正残”,以“路转”点出行进路径的变化,而“三华雪正残”则勾勒出冬末春初,雪景渐消的景象,展现出一种由冬入春的自然过渡之美。

接着,“春回旭日照林峦”一句,通过“春回”和“旭日”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阳光普照山林,不仅温暖了大地,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刀耕叠巘悬飞溜,水碓孤村据要滩”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山间刀耕火种的农事活动,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另一方面,则通过“水碓孤村据要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水碓作为传统农业工具,象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状态。

“天外七台千丈峭,人间万网一时宽”两句,将视角从地面转向天空,描绘了远处山峰的峻峭与壮观,与“人间万网一时宽”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也暗示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谦卑。

最后,“皇华满目催行色,时向延津把剑看”两句,以“皇华”代指诗人自己,表达了在旅途中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同时“时向延津把剑看”这一细节,可能暗含着诗人对于某种精神力量或勇气的追求,以及对未来挑战的准备与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台道中四季更替、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旅途、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李良柱
朝代:明

李良柱,番禺人。明神宗万历二年(一五七四)进士,官广西布政司参议。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
猜你喜欢

五草堂诗·其四独耕草堂

汉主宸游下石城,当途不辍陇头耕。

侍臣立马惊馀论,野老驱牛隐姓名。

湖海变迁朝日在,桑田澹荡晚烟生。

何期外史探奇甚,独倚沧浪望玉京。

(0)

重过古氏山亭

群峰朝涌碧云西,云绕山亭水绕堤。

漫道习池客再至,那堪郑驿酒频携。

朱楼隐映松阴合,翠壁斜侵竹露低。

自是尘寰多古意,何须重向武陵迷。

(0)

汝南赵良弼顷以中丞出抚荆襄遂南至于衡岳望予于岭外因使使讯焉且示近作及先后见梦诸篇予乃掇其略和之凡得四首聊以寄怀云尔·其一

问君别时三十侵,而我行年不动心。

我今半百君强仕,倏然两地成孤吟。

雷起大泽春云暗,蝉鸣高树秋山深。

安得鼓翅凌风去,洞庭仙乐闻空音。

(0)

光山小驻至麻城道中答山中故人

山城十日渡江干,不是悠悠恋一官。

世事犹闻贾傅泪,交游未厌贡生冠。

溪田漠漠通泉细,竹舍阴阴带雾寒。

若效耦耕空避世,平生幽意讵应难。

(0)

送毛明府之鄱阳

茂邑推名宰,天朝宠俊髦。

茧丝知有戒,制锦讵辞劳。

循传元东汉,明经本大毛。

人疑三代直,地接九江皋。

盘错才能振,驱驰膂力牢。

凌虚合霄汉,涉险利波涛。

长路风烟积,孤怀殿陛高。

春云弥宇宙,秋月见纤毫。

彭泽空栽柳,河阳耻种桃。

弦歌听已遍,山水念同袍。

(0)

金台晓雪图赠萧侍御

天际六花飞,空山乱鸟稀。

轻沾梁苑席,细洒洛城扉。

玉马祥初见,铜驼气渐微。

袁生何处卧,王子此时归。

对月怀青女,因风想宓妃。

徘徊怜霰集,珍重托霜威。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