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过古氏山亭》
《重过古氏山亭》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群峰朝涌碧云西,云绕山亭水绕堤。

漫道习池客再至,那堪郑驿酒频携。

朱楼隐映松阴合,翠壁斜侵竹露低。

自是尘寰多古意,何须重向武陵迷。

(0)
鉴赏

这首明代林大春的《重过古氏山亭》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首句“群峰朝涌碧云西”,以动态的笔触勾勒出群山在晨光中涌动的景象,与西方的碧云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自然风光。接下来,“云绕山亭水绕堤”一句,通过“绕”字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云雾缭绕山间,水流环绕堤岸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漫道习池客再至,那堪郑驿酒频携。”这两句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诗人似乎在说,即便再次来到这样的地方,也难以找回从前的那份情感,尤其是伴随着频繁的饮酒聚会,更添了几分无奈与感伤。

“朱楼隐映松阴合,翠壁斜侵竹露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亭周围的景致,朱红色的楼阁在松树的阴影中若隐若现,翠绿的山壁斜斜地侵入竹林,露珠低垂,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

最后,“自是尘寰多古意,何须重向武陵迷。”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感慨,认为尘世充满了古朴的情趣,无需再迷失于虚构的桃源仙境之中。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秋夜黄逢一载酒见过同樊孟泰水部李伯襄吉士家伯兄明府分韵得开字

平分秋色帝城开,问月谁当载酒来。

风俗故园仍芋栗,天涯今夕且尊罍。

鹡鸰凄断乡心剧,鸿雁烟霄旅思哀。

醉后苦吟何不就,满前珠玉若为裁。

(0)

赠郭给事·其三

宁知抗疏日,便作去官时。

伏马孤臣斥,批鳞圣主知。

寸心良不负,三黜竟何辞。

暂向美容幕,羁栖借一枝。

(0)

上昭陵·其四

龙池聊徙倚,奉祀亦仙班。

山入清秋淡,云栖碧殿閒。

千岩落照里,匹马古松间。

惆怅当年事,遗弓不可攀。

(0)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其十二浣月池

分明素影澹盈盈,浣向澄波分外清。

谁与主人同濯魄,坐看池上月华生。

(0)

坊市迎神谣·其二

听来啰唣不分明,羌笛琵琶钲鼓声。

重被拥寒侬未起,街头彻夜有人行。

(0)

悼女·其一

泡影空华亦幻缘,来如一梦去如烟。

人间自有伤心泪,莫道蜉蝣十二年。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