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湖舟中眺上方灵岩诸山》
《太湖舟中眺上方灵岩诸山》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移帆指平漾,湖色开犹微。

稍稍拓新苇,渐渐藏绿漪。

遥山各横睐,流媚秋烟姿。

初阳澹与射,百变无定仪。

怀人致幽怆,揽景愁馀菲。

孤塔苦无傍,断雁时来飞。

倘闻帝子乐,寒浒扬灵旗。

天裳被萝叶,愿慰区区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太湖之上,远眺灵岩诸山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移帆指平漾,湖色开犹微”,以动态的视角描绘出船只缓缓移动,湖面平静如镜,湖水的颜色在晨光中微微显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稍稍拓新苇,渐渐藏绿漪”两句,通过芦苇的生长和水面泛起的绿波,进一步展现了湖面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遥山各横睐,流媚秋烟姿”描绘了远处山峦的轮廓,如同轻柔的烟雾般缭绕,赋予了画面以流动的美感和季节的韵味。

“初阳澹与射,百变无定仪”则将日出的景象与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相结合,表现了光线与色彩的奇妙交织,以及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变化。

“怀人致幽怆,揽景愁馀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有面对美景时的忧郁与感慨。

“孤塔苦无傍,断雁时来飞”描绘了一座孤独的塔楼,周围只有偶尔飞过的孤雁相伴,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凄美的意境。

最后,“倘闻帝子乐,寒浒扬灵旗。天裳被萝叶,愿慰区区私”则通过想象中的神话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同时寄托了个人的私心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是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善孝师还栖贤

昔岁还山已过期,此行正值早秋时。

随身惟有一寒衲,清咏无如此别诗。

枫叶乍红湖月待,梅花才放岳猿知。

他年若拟诛茆处,金井泉头慰所思。

(0)

绕丹霞山

相随复自丹霞下,遍绕群峦入细看。

绝壁过烟依石断,洄溪透草积云寒。

傍岩蒸黍呼樵客,倚树烹泉避急湍。

风景不当归自得,晚江流照一峰乾。

(0)

紫玉台

紫玉台高霜叶哀,何人凭望独徘徊。

云山累累看今古,鸿雁年年自去来。

江水远连烟树没,梅花空傍石床开。

高吟更有閒情在,遮莫寒钟向暮催。

(0)

立秋前二日喜扫公偕半千铁夫二公过访

旅况萧条对野蒿,方袍箨弁喜相遭。

井桐欲堕清秋近,麈尾閒摇绪论高。

六代楼台多感慨,三山烟雨重挥毫。

从来海内知名士,一见閒僧赋兴豪。

(0)

荔枝诗十首·其二

如何盛夏忽严霜,岂有红霞护雪香。

可是世间频苦热,不妨随处现清凉。

青袍白马晨光薄,水树云林午梦长。

拾得悬冰方染齿,不知烦暑几时忘。

(0)

谒虞山祠

漓江秋谒上皇祠,今古平观世未移。

民愠此时无用解,天风何事尚频吹。

山连韶石云归晚,雨暗苍梧雁度迟。

洵是垂裳能至治,一回瞻仰不胜思。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