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晴天晴有絮,偏非雪地雪留痕。
虹光海日前身事,鸪影江山一缕魂。
宁可风怀让杨柳,几曾衣被慰黎元。
词人老作英雄语,越峤声坛定一尊。
难得晴天晴有絮,偏非雪地雪留痕。
虹光海日前身事,鸪影江山一缕魂。
宁可风怀让杨柳,几曾衣被慰黎元。
词人老作英雄语,越峤声坛定一尊。
这首诗《木棉絮》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木棉絮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
首联“难得晴天晴有絮,偏非雪地雪留痕”,以对比手法开篇,晴日里木棉絮飘扬,却非雪地之雪,暗示了木棉絮的独特与珍贵。接着“虹光海日前身事,鸪影江山一缕魂”两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木棉絮比作彩虹前的海日,以及鹧鸪鸟的影子,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
颈联“宁可风怀让杨柳,几曾衣被慰黎元”,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表达了宁愿让位于杨柳的柔和,也不愿成为百姓衣被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关怀的思考。
尾联“词人老作英雄语,越峤声坛定一尊”收束全诗,既是对自身身份的自许,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意味着诗人虽年老但仍能以英雄般的气魄,为文学界树立权威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木棉絮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巧妙融入了个人情感和社会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东风红紫过千千,独着黄衣不敢先。
万仞峰头今一萼,别无花木可秋天。
品出陶家花品外,名存吴地药名中。
若将泛入重阳酒,不用分香摘两丛。
微霰疏飘,骄云轻簇,短檠黯淡笼纱。
冷禁兰帐,清晓忽飞花。
已是平芜步阔,那堪更、折竹如蓑。
凭栏处,关心一叶,归兴渺无涯。
为瑞,已多少,适从狼子,来自龙沙。
赖吾皇神武,薄海为家。
尽扫腥风杀气,依然放、红日光华。
回头看,山蹊水坞,缟带不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