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十日游报国院小轩颇幽胜为名曰双清仍书此诗》
《三月十日游报国院小轩颇幽胜为名曰双清仍书此诗》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古风

千峰收宿雨,坐见空翠滴。

携筇出城隅,试此腰脚力。

竹阴穿窈窕,僧户扣岑寂。

小轩清樾底,磐礴聊自适。

闯然见幽禽,百啭深拔隙。

即此与晤歌,绝胜眼前客。

幽怀层冰结,屃赑不可释。

忽如散春风,回首无处觅。

天游失六凿,真观了千息。

乾坤鼎鼎中,指马坐可一。

不知双清老,何者为心迹。

持问跏趺人,首肯复面壁。

山烟明欲合,归舸兀深碧。

此心除溪月,炯炯谁复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春日的山林之游,诗人朱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感悟。

首句“千峰收宿雨,坐见空翠滴”描绘了雨后山峰的清新景象,空中的翠绿仿佛在滴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携筇出城隅,试此腰脚力”则展现了诗人走出城市,踏入自然的喜悦和对身体能力的自信。

“竹阴穿窈窕,僧户扣岑寂”描绘了竹林中的幽静和寺庙的宁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进入“小轩清樾底,磐礴聊自适”,诗人找到了一处清幽的小屋,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自我满足。

“闯然见幽禽,百啭深拔隙”描述了突然间见到一只幽静的鸟儿,在枝叶间欢快地鸣叫,这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也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共鸣。接下来,“即此与晤歌,绝胜眼前客”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远胜过世俗的交往。

“幽怀层冰结,屃赑不可释”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如同层层冰封,难以释怀。然而,“忽如散春风,回首无处觅”又暗示了这些情感最终如同春风般消散,不留痕迹。

“天游失六凿,真观了千息”意味着诗人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最后,“乾坤鼎鼎中,指马坐可一”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理解,认为在广阔的天地间,一切都可以归于简单与统一。

“不知双清老,何者为心迹”则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探讨了真正的自我与行为的根源。最后,“持问跏趺人,首肯复面壁”通过向一位修行者提问,表达了对智慧与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寄余思澄

斗酒一为别,江湖叹索居。

诗曾题五柳,梦每拆双鱼。

彩笔风云丽,青山岁月虚。

交情深缱绻,争奈雁来疏。

(0)

金子鲁席上留别孤山社诸君

已结陶潜社,还看谢眺山。

一尊楼阁别,孤客海天宽。

金石心难变,江湖鬓已斑。

武陵良月夜,风雨未堪攀。

(0)

杂诗·其一

白雪何飘飘,游子多离忧。

美人娇如花,娥娥临青楼。

佳期竟寂寞,蹉跎若河流。

河流漫浩浩,相思令人老。

时物有如期,秉烛苦不早。

(0)

西岩杂咏·其九荔圃

荔火明玄圃,枝头紫玉团。

欲苏司马渴,试进水晶盘。

(0)

三洲十景·其三白水渔歌

一水接沧溟,六鳌秋可钓。

试听欸乃歌,吾亦发长啸。

(0)

诉衷情.秋夜

蛩声泣罢夜初阑。香润彩笼残。

多情明月相映,一似伴人闲。灯蕊细,漏声单。

透香寒。萧萧瑟瑟,恻恻凄凄,落叶声乾。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