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细竹映虚廊,紫笋穿苔自布行。
时有高人来啸咏,他山十丈漫为长。
纤纤细竹映虚廊,紫笋穿苔自布行。
时有高人来啸咏,他山十丈漫为长。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脩竹吟和邬户曹佩之十二首(其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纤纤细竹映虚廊",细腻地刻画出竹子的柔美身姿,映衬在空旷的走廊上,显得清新脱俗。"紫笋穿苔自布行",运用了比喻,将竹节比喻为紫色的笋尖,穿过青苔,自然生长,展现出竹子的生命力和坚韧。
"时有高人来啸咏",暗示了此处是文人墨客常来之地,高人偶尔会在此吟啸作诗,增添了诗意氛围。最后一句"他山十丈漫为长",则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于竹子自身价值的认识,即使身处他处,只要品质高洁,哪怕只有十丈之长,也足以令人赞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和环境,寓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风雨萧萧水满村,迥无人迹过柴门。
重来海燕经年客,渐长庭篁几世孙。
已分生涯甘淡泊,却怜交友绝寒暄。
白鸥日日江头见,心事相忘不复论。
孝廉第一流,意气何潇洒。
不屑五陵豪,深心托大雅。
笔落自惊人,著述追董贾。
对策金马门,一枝终不假。
峻节邈难俦,曲高和乃寡。
汪汪千顷波,谁能澄淆者。
龙卧或在渊,虎变亦于野。
名盛时未遇,道广心弥下。
滔滔东逝波,日夜无停泻。
斯人不可作,三叹泪盈把。
种竹承母命,母没不敢违。
种竹蕃且殖,子心如母时。
忆昔种竹初,一人当一枝。
全活至千百,厚德天所知。
鲜碧淡烟雨,空青映轩墀。
亭亭冰雪容,森森岁寒姿。
别来四五载,竹茂青云齐。
所植既蕃衍,所活恒倍蓰。
维舟武川上,望见青猗猗。
主人许径造,操觚来赋诗。
穷居叹偪仄,遐思发徂征。
悠悠出东郭,惨戚衔馀情。
士友慰远问,集燕暂延停。
酒酣气慷慨,高义百金轻。
神交在所知,倾盖如平生。
扬舲涉大渚,徘徊瞩乡城。
白云天渺渺,绿水波澄澄。
丈夫虽有为,空谈谩纵横。
委身误文墨,别业自经营。
射利走川陆,衰谢愧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