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阳日池亭对雨》
《端阳日池亭对雨》全文
明 / 朱诚泳   形式: 古风

何事秦人怜楚节,家家蒲酒相怡悦。

苫居嗟我久忘情,停诵蓼莪罢朝谒。

肩舆暂出坐池亭,悠然喜见南山青。

忽惊头上黑云起,四檐飞瀑声泠泠。

却忆吴侬当此日,竞渡龙舟逞飞疾。

锦幖夺得气凌人,不管沈骸坠蛟室。

从来楚俗恤无辜,千古犹怜屈大夫。

角黍綵丝传故事,三闾精爽今存无。

为话前贤挥玉麈,汨罗江远伤遭遇。

离骚读罢鉴前王,谩听淋漓池上雨。

(0)
鉴赏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端阳日池亭对雨》描绘了端午节时诗人身处池亭,观赏雨景的场景。首句“何事秦人怜楚节”以疑问开篇,引出对端午习俗的感慨,秦人对楚地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充满敬意。接着,“家家蒲酒相怡悦”展现了节日里人们欢聚一堂,以菖蒲酒庆祝的欢乐气氛。

诗人感叹自己长久以来沉浸在简陋生活中,已经淡忘了节日的情感,只有在偶然的出游中,才重新感受到“悠然喜见南山青”。然而,雨势突然增大,如“忽惊头上黑云起,四檐飞瀑声泠泠”,给这宁静的画面带来变化,也让诗人联想到吴地端午竞渡的热闹情景。

“锦幖夺得气凌人”一句,借龙舟竞渡的激烈竞争,暗喻人生的拼搏与不屈。诗人怀念屈原的高尚品格,楚地人民对他的深深哀悼和敬仰,通过“从来楚俗恤无辜,千古犹怜屈大夫”得以体现。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粽子(角黍)、彩丝,以及对屈原精神的传承,都在诗中有所提及。

最后,诗人借雨声表达对屈原悲剧命运的感伤,以及从《离骚》中汲取的启示,感叹历史的沧桑和个人际遇,以“离骚读罢鉴前王,谩听淋漓池上雨”作结,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对端午节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朱诚泳
朝代:明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猜你喜欢

田至山口何山

出山何如入山时,得则欢喜失则悲。

既非长往胡不归,有形虽远无形随。

同行之伴各有宜,故吾未辨今吾谁。

图中索骥徒尔为,骊黄牝牡神持机。

旁人不信微乎微,丹青咏歌还相知。

不诗与图形乃遗,诗之图之形非迷。

自赏未已复自嗤,欲言不言忽忘之。

五十二岁气日羸,今当与尔常别离,西风萧萧吹征衣。

(0)

经昨所蓦之涧反有怯不自胜之意

礧礧布泓渟,琤潺四面并。

试寻来处熟,忽动老心惊。

石势熊渠虎,风声永固兵。

自怜人我杂,无语看云行。

(0)

逢云归可爱

一朵归云静,徘徊正好看。

匆匆恐惊散,不敢上林端。

(0)

西峰

渭水载残日,金蛇烂西游。

分光到岩阿,我我岩之幽。

平田豁万里,紫烟日边浮。

参差野人居,明灭芦花洲。

复岭下回抱,攒峰上森稠。

大松纷仰干,数至几万休。

崇冈草一无,鳌背阔且修。

扶藜立背端,烈烈长风遒。

郁勃当此时,尚从随风流。

壮观不可言,何山敢同仇。

西方金屈蟠,气发难自收。

化作神秀区,厌低四岳头。

吾今幸何深,顿惬半世谋。

明当过南峰,今宵且夷犹。

寻诗志所历,一毛于九牛。

(0)

题花木翎毛画二首·其二

濛濛花上雾,五月海榴红。

幽禽哢晴昼,叶底听惺憁。

(0)

题赵仲穆彦徵画马

骢马连钱新凿蹄,络头羁絷任官奚。

来从月窟真无价,进入天闲不敢嘶。

雨露九重思冀北,风尘千里下淮西。

解鞍知在休兵后,杨柳平河春草齐。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