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嵩阳隐者》
《寄嵩阳隐者》全文
唐 / 李咸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昔年江上别,初入乱离中。

我住匡山北,君之少室东。

信来经险道,诗半忆皇风。

何事犹高卧,岩边梦未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ōngyángyǐnzhě
táng / xiányòng

niánjiāngshàngbiéchūluànzhōng
zhùkuāngshānběijūnzhīshǎoshìdōng

xìnláijīngxiǎndàoshībànhuángfēng
shìyóugāoyánbiānmèngwèitōng

注释
昔年:过去。
江上:江边。
别:分别。
初:刚刚。
乱离:战乱。
我住:我居住。
匡山:指庐山。
北:北面。
君:你。
少室:少室山,位于河南。
东:东侧。
信来:信件到来。
经险道:经过艰难的道路。
诗半:诗篇中。
忆:回忆。
皇风:盛世风华。
何事:为何。
犹:仍然。
高卧:悠闲躺着。
岩边:山岩边。
梦未通:美梦未实现。
翻译
当年在江边分别,你刚陷入战乱之中。
我住在匡山的北面,你则在少室山的东侧。
你的信件经过艰险的道路而来,诗篇中半是回忆过去的盛世风华。
为何你还悠闲地躺着,山岩边的美梦仍未实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咸用所作,名为《寄嵩阳隐者》。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回忆昔日与友人在江边的别离,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

“昔年江上别,初入乱离中。”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情景,"昔年" 表示过去的时间,"江上" 是离别发生的地方,而 "初入乱离中" 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复杂的心情。

“我住匡山北,君之少室东。” 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同时也隐含了一种隔绝的情感。

“信来经险道,诗半忆皇风。” 这里,“信来” 指的是朋友的书信,而 "经险道" 则形象地描绘出了书信传递的不易。"诗半忆皇风" 中的 "皇风" 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的风范或者是高贵的气质,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文化的怀念。

“何事犹高卧,岩边梦未通。”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友人的思念和不解的困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士人特有的隐逸情怀以及深沉的友情。

作者介绍
李咸用

李咸用
朝代:唐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猜你喜欢

送司马尧夫之津门

眼底知交尽,怜君复向人。

食贫无定迹,分手即孤身。

云阔兵戈路,衣寒沧海春。

北门开幕府,帷幄倚天津。

(0)

酬归父

身以诗名贱,狺狺未可听。

此心谁许素,君眼却为青。

雨雪怜同病,江湖问独醒。

只今无狗监,章句说明经。

(0)

郊居

信是郊居好,柴门带白沙。

小堪容客坐,大略似僧家。

开径删枯箨,穿田让野花。

悠然濠濮意,醉起看明霞。

(0)

题招隐君祠壁

荒亭云落落,沙竹雨绵绵。

汉诏无今日,焦峰自昔年。

山僧供祭酒,天子赐江田。

踏尽寒莎路,疏钟破暝烟。

(0)

木芙蓉

冉冉木芙蓉,翛然出翠丛。

破炎承晓露,凌壑待秋风。

未倚佳人醉,先怡楚客容。

渚宫期不远,翚映夕阳红。

(0)

计程口号

金陵西达九江城,九百烟波九日行。

送客楚山随岸转,伴人江月彻宵明。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