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三年有始终,阳关声彻去匆匆。
森严治已冰霜比,慈爱临民父母同。
解印远瞻京阙路,挂帆高飐楚天风。
不须更问昆山事,已有歌谣达帝聪。
仁政三年有始终,阳关声彻去匆匆。
森严治已冰霜比,慈爱临民父母同。
解印远瞻京阙路,挂帆高飐楚天风。
不须更问昆山事,已有歌谣达帝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知县离任时的情景,充满了对他的赞美与敬意。首句“仁政三年有始终”,赞扬了这位知县在任期内推行仁政,始终如一,展现了他为官的坚定与执着。接着,“阳关声彻去匆匆”一句,以阳关的音乐声渲染出离别的氛围,同时暗示了知县离去的急促与不舍。
“森严治已冰霜比,慈爱临民父母同”两句,将知县的治理风格与冰霜相比,强调其公正严明;同时,又将他对百姓的慈爱比作父母之爱,体现了他深得民心的品质。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知县的形象。
“解印远瞻京阙路,挂帆高飐楚天风”描绘了知县卸任后离开的场景,他远望京城的方向,准备踏上新的旅程。而“挂帆高飐楚天风”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象衬托出离别时的豪迈与洒脱。
最后,“不须更问昆山事,已有歌谣达帝聪”表达了人们对知县离任后的怀念与期待。人们相信,知县的政绩和美德已经深入人心,即便他离开了,他的事迹和口碑仍能传达到皇帝那里,得到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知县离任情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政绩和品德的高度赞扬,展现了宋代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官员道德品质的重视与推崇。
雷声车走,访城南胜地,正逢佳日。
瑟瑟凉飔天末起,几点鸿声嘹呖。
曲径通幽,危亭孤耸,独向书窗立。
萧然晚景,惟馀枫色凝赤。
一带遥堞弯环,斜阳西下,暮霭晴峰碧。
冷淡芦花明远水,飞起半天晴雪。
雅称秋深,偏宜雨后,阶菊香轻袭。
可堪凭眺,临风吹彻长笛。
问拜残娥月,礼罢瑶星,小楼人在何许。
响妒金钱,数拈红豆,添了阿鬟愁绪。
恨亸眉棱,颦回心角,要侬知汝。
倩紫姑、双判梦中,银汉可能相聚。小立雕阑风露。
又指尖轮遍,明朝十五。
祝双飞蟢子,稳占归期休误。
嗔婢挑灯,邀郎选梦,凉夜钿盟无主。
怕晨起、鸳瓦微霜,灵鹊昵人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