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传旨酒,柏梁奉欢宴。
霜云动玉叶,冻水疏金箭。
羽籥响钟石,流泉灌金殿。
盛时不再得,光景驰如电。
三清传旨酒,柏梁奉欢宴。
霜云动玉叶,冻水疏金箭。
羽籥响钟石,流泉灌金殿。
盛时不再得,光景驰如电。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仙境中的宴会,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和神秘的情趣。"三清传旨酒"表明这是一个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其中的酒不再是普通的饮品,而是具有某种精神象征意义的佳酿。"柏梁奉欢宴"则进一步描绘了这场宴会的盛大与喜庆。
接下来的"霜云动玉叶,冻水疏金箭"一句,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天气的清冷和景物的洁净。霜云轻拂,玉叶摇曳,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而冻水与金箭则透露出一种严寒中蕴含着坚硬与锋利的意象。
"羽籥响钟石,流泉灌金殿"这两句,则通过对声音和流动的描写,使整个场景生动起来。羽籥之声,如同天籁之音,清脆而又神秘;钟石则是古代常用的乐器,这里用以形容仙境中的音乐之美。流泉灌金殿,则给人以奢华与纯净的双重感受。
最后两句"盛时不再得,光景驰如电"表达了诗人对这短暂而难以重复的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奈。这里的"盛时"指的是宴会达到高潮的瞬间,而"光景"则是整个仙境宴会所展现出的壮丽景象。"驰如电"形容这一切变化得如此迅速,让人措手不及。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精致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超脱凡尘、美轮美奂的仙境宴会场景。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