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筑城谣常熟县作》
《筑城谣常熟县作》全文
明 / 王问   形式: 古风

筑城入荒草,白沙无烟莽浩浩。

筑城上高山,崩崖错崿青冥间。

我生不辰可奈何,昔日防胡今备倭。

冯冯一杵复一杵,丁夫如云汗如雨。

星火出门露黑归,野田苗稀黄雀飞。

今年县官复征税,城下相逢只垂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ùchéngyáochángshúxiànzuò
míng / wángwèn

zhùchénghuāngcǎobáishāyānmǎnghàohào

zhùchéngshànggāoshānbēngcuò崿èqīngmíngjiān

shēngchénnàifángjīnbèi

féngféngchǔchǔdīngyúnhàn

xīnghuǒchūménhēiguītiánmiáohuángquèfēi

jīnniánxiànguānzhēngshuìchéngxiàxiāngféngzhīchuílèi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筑城谣·常熟县作》描绘了边疆地区筑城的艰辛与百姓的苦难。诗的前两句“筑城入荒草,白沙无烟莽浩浩”,展现了筑城工人们在荒凉、空旷的环境中辛勤劳作的场景,环境的荒芜和工作的艰难可见一斑。

接下来,“筑城上高山,崩崖错崿青冥间”进一步描绘了工程的险峻,山势陡峭,劳动条件极为艰苦。“我生不辰可奈何”表达了诗人对时运不济的无奈,暗示了筑城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从“昔日防胡今备倭”可以看出。

“冯冯一杵复一杵,丁夫如云汗如雨”通过密集的劳动节奏和比喻,生动刻画出丁夫们挥汗如雨、辛苦劳作的情景。“星火出门露黑归,野田苗稀黄雀飞”则描绘了他们日以继夜的工作,直到天黑才疲惫归来,农田里作物稀疏,只有黄雀在飞,渲染出一幅凄凉的画面。

最后两句“今年县官复征税,城下相逢只垂泪”,揭示了筑城背后的社会矛盾,尽管丁夫们疲于筑城,但官府仍征税不断,这使得他们在城下相遇时只能含泪相对,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筑城的艰辛和人民的苦难,反映了明代边疆地区社会现实的沉重一面。

作者介绍

王问
朝代:明

(1497—1576)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猜你喜欢

儒释

儒释虽云异,天涯放逐同。

五车开道路,一棒击虚空。

梅州惭妙喜,蜀国失文翁。

敢谓天将丧,应知吾道穷。

(0)

和戴子堡中八咏·其一北山

未到山中去,山中一片云。

无心偏出岫,何事屡移文。

白鹤犹闻怨,驯麋可与群。

嵯峨千丈壁,不必勒前勋。

(0)

寻诗

只在秋山里,遍搜黄叶堆。

忽然被我得,却似古人裁。

野月索将去,寒风吹复来。

还家囊已满,生死兴悠哉。

(0)

阿字行后作七首·其六

乞食过东鲁,敛策入白门。

白门我久游,故迹应尚存。

板桥通秦淮,高楼近长干。

虽无钟山松,雨花可盘桓。

旧识如相问,休言雪窖寒。

(0)

阿字行后作七首·其三

言别多哽咽,况我大漠中。

我身如断梗,尔身亦飘蓬。

相聚虽一岁,恍惚数夕同。

尔留已多恨,尔去更何穷。

秋风振高林,落叶分西东。

雁飞不成队,菊开不成丛。

作书报汝师,兼上老人峰。

平安复平安,把笔心正忡。

(0)

示学人三十首·其九

人生各有病,深浅惟自知。

百草不能至,扁鹊空攒眉。

佛祖入膏肓,此病最难医。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