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阿字行后作七首·其三》
《阿字行后作七首·其三》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古风

言别多哽咽,况我大漠中。

我身如断梗,尔身亦飘蓬。

相聚虽一岁,恍惚数夕同。

尔留已多恨,尔去更何穷。

秋风振高林,落叶分西东。

雁飞不成队,菊开不成丛。

作书报汝师,兼上老人峰。

平安复平安,把笔心正忡。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的《阿字行后作七首》中的第三首,名为“阿字行后作七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大漠中的离别之情,情感深沉,哀婉动人。

首句“言别多哽咽”,直接点出离别的悲伤气氛,诗人与友人话别时,心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悲痛。接着,“况我大漠中”一句,点明了离别地点的荒凉与辽阔,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我身如断梗,尔身亦飘蓬。”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自己和友人的命运,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之中,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助感。“断梗”和“飘蓬”都是随风飘荡、无处依存的形象,暗示了两人未来的不确定性。

“相聚虽一岁,恍惚数夕同。”这两句回顾了短暂而珍贵的相聚时光,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却仿佛经历了无数个夜晚,强调了这段时光的宝贵与难忘。

“尔留已多恨,尔去更何穷。”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遗憾,同时也预示了未来可能的无尽思念与痛苦。

“秋风振高林,落叶分西东。”通过自然界的季节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分别的必然性。秋风起,高林摇曳,落叶纷飞,东西两方各自飘散,象征着离别后各奔东西的命运。

“雁飞不成队,菊开不成丛。”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雁群和菊花人格化,雁群不能成队,菊花不能成丛,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孤独与寂寞的情景。

最后,“作书报汝师,兼上老人峰。”诗人决定写信告知友人的师长,并且提到“老人峰”,可能是友人曾经居住或活动过的地方,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平安复平安,把笔心正忡。”诗人以简短的话语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与祝福,同时流露出内心的不安与期待,希望友人能够平安归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离别情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走笔次韵刍父喜雨三首·其三

方池荫垂柳,想见苏公堤。

一雨水入床,蛙部连东西。

先生不能寐,书卷夜自迷。

稚子黎明来,官路深尺泥。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三八

钟山阁上看朝曦,玉作遥山碧四围。

云气茫茫疑是水,人间无此米元晖。

(0)

到马塍哭尧章·其一

初闻讣告一场悲,写尽心肝在挽词。

今日亲来见灵柩,对君妻子但如痴。

(0)

花月二首·其二

金英玉树斗玲珑,九十秋光聚此中。

人世等闲诸热恼,一时消杀付虚空。

(0)

呈许从道省元

都城握手意弥温,少小追随莫更论。

一别江湖重十载,偶然相见欲无言。

(0)

高城倒影下无地,秋水涵空长有天。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