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年汤侍御用之自寿春来访予于吴中流连久之时同年在者惟仲山世熙两中丞因邀为石湖之游日云莫矣直至上方而还因赋诗为别二首·其二》
《同年汤侍御用之自寿春来访予于吴中流连久之时同年在者惟仲山世熙两中丞因邀为石湖之游日云莫矣直至上方而还因赋诗为别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勾曲归来访故乡,姑苏台上看斜阳。

影同月下三人饮,目断云中一鸟翔。

往事悠悠馀雪鬓,交情款款只霞觞。

岁寒尚有篱边菊,欲伴韩公晚节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老友重逢,共赏苏州美景的场景。首联“勾曲归来访故乡,姑苏台上看斜阳”中,“勾曲”暗指诗人从远方归来,探访故乡,“姑苏台”则点出地点,同时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夕阳西下,诗人与友人在台上共赏美景,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

颔联“影同月下三人饮,目断云中一鸟翔”进一步描绘了聚会的场景。月下三人饮酒,影子投射在地上,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而远处一只飞鸟在云中翱翔,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自由与超脱。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聚会的静谧与动态之美。

颈联“往事悠悠馀雪鬓,交情款款只霞觞”转而抒发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的感慨。岁月如梭,诗人已白发苍苍,但与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却如同美酒一般,越陈越香。这里将友情比作“霞觞”,形象地表达了友情的珍贵与美好。

尾联“岁寒尚有篱边菊,欲伴韩公晚节香”以菊花象征高洁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篱笆边的菊花依然绽放,象征着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坚守高尚的情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里的“韩公”可能是指一位历史上的名人,诗人借此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老友相聚时的温馨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高洁品格以及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可住借一园亭安下即事凡有十首·其八

寄迹小园中,颇欲閟形影。

谁为饶舌者,太守忽相请。

开心论时务,细语及诗境。

坐中有蛮客,狂言事驰骋。

明日酒醒来,熟思令人瘿。

(0)

梅花

潇洒春葩缟寿阳,百花惟有此花强。

月中分外精神出,雪里几多风味长。

折向书窗疑是玉,吟来齿颊亦生香。

年年茅舍江村畔,勾引诗人费品量。

(0)

送蒙斋兄长游天台二首·其一

方丈蓬莱去渺茫,天台祇在白云傍。

羽衣金策群仙过,珠阁琼楼八桂香。

采药有时逢道侣,挑包遇夜宿僧房。

寒山拾得如相见,指点人间笑几场。

(0)

代书寄韩履善右司赵庶可寺簿·其二

涉世几三折,行年近八旬。

江湖倦游客,天地苦吟身。

白发可怜老,青云多故人。

东风虽有力,朽木不逢春。

(0)

代书寄韩履善右司赵庶可寺簿·其三

闭户生涯薄,忧时念虑长。

老犹思汗漫,贫已在膏肓。

弱柳饶春色,幽兰抱国香。

穷通安我命,一笑且持觞。

(0)

广东漕李实夫四首·其三

千里长城手,如何在广州。

共谈天下事,莫上斗南楼。

瘦露封侯骨,忠怀报国秋。

丁宁北来雁,边信怕沉浮。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