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伯气吐虹,贯日干文光。
胸中有和璞,发挥见文章。
笔追羲献风,句压曹刘墙。
平生太古心,孰得窥行藏。
人间富贵味,掩口不一尝。
方朔饥欲死,次公醒而狂。
方寸不受折,养此百鍊刚。
江湖五十年,飘飘曳征裳。
晚岁一区宅,欲并幽林塘。
浙东山水窟,选胜方徜徉。
兰溪得佳致,行筑钟山堂。
自顾世路险,机阱宁易防。
俛首吾不能,高卧庸何伤。
贫贱苟自得,面糗皆膏粱。
愿言守此志,鹏鴳聊相忘。
我伯气吐虹,贯日干文光。
胸中有和璞,发挥见文章。
笔追羲献风,句压曹刘墙。
平生太古心,孰得窥行藏。
人间富贵味,掩口不一尝。
方朔饥欲死,次公醒而狂。
方寸不受折,养此百鍊刚。
江湖五十年,飘飘曳征裳。
晚岁一区宅,欲并幽林塘。
浙东山水窟,选胜方徜徉。
兰溪得佳致,行筑钟山堂。
自顾世路险,机阱宁易防。
俛首吾不能,高卧庸何伤。
贫贱苟自得,面糗皆膏粱。
愿言守此志,鹏鴳聊相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麟之向他的伯父元仲所作的诗篇,表达了对伯父才华横溢的赞美以及自己的人生态度。首联“我伯气吐虹,贯日干文光”描绘了伯父气质非凡,才情如同虹霓般耀眼,直射天际,展现出极高的文学造诣。接着,“胸中有和璞,发挥见文章”赞扬伯父内在的才德如和氏璧般珍贵,通过写作展现出来。
诗人进一步称赞伯父的笔力,“笔追羲献风,句压曹刘墙”,将他与古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文学大家曹植、刘桢相提并论,显示其文采出众。然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选择,“平生太古心,孰得窥行藏”,表示自己宁愿保持一颗淳朴的心,不愿涉足世俗的富贵。
“人间富贵味,掩口不一尝”表明诗人淡泊名利,即使是饥饿如东方朔,清醒如次公,他也坚守自我,不为外物所动。“方寸不受折,养此百鍊刚”更是强调了内心的坚韧和不屈。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的漂泊生涯和晚年归隐的愿望,以及在浙东山水间寻找宁静的居所。
最后,诗人感慨世事险恶,但仍坚持自己的志向,“贫贱苟自得,面糗皆膏粱”,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从中找到满足。他希望与世俗的鹏鸟、燕雀相忘,坚守自己的理想。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伯父的敬仰和自我坚守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