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中宵不化虹,惟凭衰草寄残红。
蛾眉岂怨君恩薄,玉帐初惊战士空。
戏马台前啼晓露,乌江水畔泣秋丛。
闻歌慷慨何须舞,禾黍离离满汉宫。
剑气中宵不化虹,惟凭衰草寄残红。
蛾眉岂怨君恩薄,玉帐初惊战士空。
戏马台前啼晓露,乌江水畔泣秋丛。
闻歌慷慨何须舞,禾黍离离满汉宫。
这首诗以“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虞美人草”为题,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诗中描绘了虞美人草在历史变迁中的哀愁与坚韧,以及对过往英雄人物的怀念。
首句“剑气中宵不化虹”,以剑气喻英雄之气,虽夜深人静,仍不消散,暗示英雄精神永存。次句“惟凭衰草寄残红”,衰草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英雄事迹的逐渐淡忘,而“残红”则比喻英雄虽逝,但其功绩如同晚霞般绚烂,永不褪色。
接着,“蛾眉岂怨君恩薄,玉帐初惊战士空”两句,通过对比蛾眉女子的哀怨与战场上的战士之死,表达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蛾眉女子并非因君王的恩宠不足而哀怨,而是对战场上战士的突然离去感到震惊和痛心。
“戏马台前啼晓露,乌江水畔泣秋丛”描绘了两个历史场景:戏马台前的露珠仿佛是晨光中英雄的泪水,乌江水畔的秋丛则象征着英雄的孤独与悲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深沉的氛围,进一步表达了对英雄的缅怀之情。
最后,“闻歌慷慨何须舞,禾黍离离满汉宫”两句,以歌舞的场景反衬出英雄的壮志未酬,即使在歌舞升平的汉宫中,也充满了对英雄的怀念与敬仰。禾黍离离,既指汉宫的繁华景象,也暗含对英雄事迹的追忆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英雄事迹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精神的崇高敬仰。
碧波澄澈朗见底,十四飞龙浴其里。
权奇沛艾韵金风,俊骨昂藏鬉上指。
奚官无事出上兰,骊黄牝牡凭区观。
饮流齧草适其性,谁传神者赵集贤。
集贤画马身即马,牖中窥之无真假。
何必晚年罢此枝,应是自身不自写。
我闻转物乃如来,孰非马者独马哉。
伯时画马绣老劝,彼野狐禅何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