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空木落白云寒,咫尺溪山万里宽。
为忆云林清閟阁,烟霞满纸正堪餐。
山空木落白云寒,咫尺溪山万里宽。
为忆云林清閟阁,烟霞满纸正堪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
首句“山空木落白云寒”,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日山林的景象:山峰在秋风中显得格外空旷,树木凋零,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感觉。这里的“寒”字不仅指天气的寒冷,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或许是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次句“咫尺溪山万里宽”,对比强烈,将眼前的溪流与山峦与遥远的视野相连结,既突出了景物的近与远,又表达了空间的广阔与心灵的辽阔。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距离、时间和空间的思考。
后两句“为忆云林清閟阁,烟霞满纸正堪餐”,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融合。诗人提到的“云林清閟阁”,可能是他心中向往或曾经造访的一处隐逸之所,这里充满了清幽与宁静。诗人说这幅画中的烟霞如同美味佳肴,可以“餐”之,既是对画作艺术魅力的高度评价,也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这里的“餐”字,形象地表达了欣赏者沉浸在美景中的愉悦和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一首心灵的颂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稽古有嘉言,逸欲戒谆谆。
大圣若重瞳,禹益犹互陈。
阿衡佐商嗣,风愆竟勿循。
恳恳周太保,旅獒却来宾。
敬观无逸图,有邦万世珍。
夫何事荒怠,此道未遑询。
飘飘夹林赏,艳艳闾须春。
岂有鸱鸮智,将同燕雀伦。
在古垂明鉴,休迷覆车尘。
支颐顾衷曲,期不负儒绅。
嗟彼一心微,纷纷众欲并。
所以古哲人,惕然事箴警。
自新若盘铭,常使目在炳。
楹杖与剑矛,丹书更肃整。
稷庙铸金人,三缄贵深省。
式观鲁欹器,持盈未堪骋。
亦有睿圣公,年耄心愈儆。
旅贲瞽史徒,交戒幸无眚。
顾惟理与义,涵养见真境。
心正意亦诚,允矣前脩并。
《述古》【明·李贤(原德)】稽古有嘉言,逸欲戒谆谆。大圣若重瞳,禹益犹互陈。阿衡佐商嗣,风愆竟勿循。恳恳周太保,旅獒却来宾。敬观无逸图,有邦万世珍。夫何事荒怠,此道未遑询。飘飘夹林赏,艳艳闾须春。岂有鸱鸮智,将同燕雀伦。在古垂明鉴,休迷覆车尘。支颐顾衷曲,期不负儒绅。嗟彼一心微,纷纷众欲并。所以古哲人,惕然事箴警。自新若盘铭,常使目在炳。楹杖与剑矛,丹书更肃整。稷庙铸金人,三缄贵深省。式观鲁欹器,持盈未堪骋。亦有睿圣公,年耄心愈儆。旅贲瞽史徒,交戒幸无眚。顾惟理与义,涵养见真境。心正意亦诚,允矣前脩并。
https://shici.929r.com/shici/jGZNjDyb.html
春满梁园,韶光媚、盛开桃李。
清明过、数他花信,只今馀几。
有客携书还故里,画船且向沙头舣。
问此行、归去甚时来,明年里。征帆挂,离歌起。
杯易尽,情难己。羡君家贤弟,列官风纪。
更道翁能敦友爱,连枝同气称双美。
想细君、笑听鹊声喧,门频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