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乱无完物,还家有病躯。
夜眠愁枕席,晚食愧盘盂。
败壁狐狸入,虚檐鸟雀呼。
犹传征敛急,倚杖一长吁。
遭乱无完物,还家有病躯。
夜眠愁枕席,晚食愧盘盂。
败壁狐狸入,虚檐鸟雀呼。
犹传征敛急,倚杖一长吁。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遭乱》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困苦境遇和个人身体的衰弱。首句“遭乱无完物”直接揭示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物质损失和个人生活的破碎,显示出诗人对战乱的深深忧虑。第二句“还家有病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回家后的身体状况,暗示着身心疲惫和疾病的困扰。
接下来的两句“夜眠愁枕席,晚食愧盘盂”,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来渲染愁绪,夜晚难以安眠,饭食也因贫困而简单,这些都让诗人深感羞愧。狐狸侵入破败的墙壁,鸟雀在空荡的檐下呼唤,这样的景象更增添了环境的荒凉和诗人内心的凄凉。
最后两句“犹传征敛急,倚杖一长吁”,揭示出战乱之外的社会问题——苛捐杂税依然紧迫,诗人只能倚杖叹息,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遭遇反映社会现实,情感深沉,展现了战乱时期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
前山岚翠沈,暝色檐间合。
禽声浴鼓乱,人语塔铃答。
归依古佛龛,始知此心杂。
岩扉全未扃,随风自开阖。
松寒生夜涛,漫空沸鞺鞳。
境幽喧亦减,闻根了无纳。
役役尘网中,坐使秋鬓飒。
终当净域居,翻经补残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