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和立春》
《又和立春》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日天门四望开,长安春色赋台莱。

幸瞻帝里城中柳,转忆吾乡岭上梅。

廖韵连篇元老笔,宫花五色美人裁。

紫霞荐罢天颜喜,愿赐金茎长命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景象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融入了宫廷生活与文化氛围的描写。首句“春日天门四望开”以开阔的视角展现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天门仿佛被春日的光芒照亮,万物复苏。接着,“长安春色赋台莱”一句,将长安的春色与诗人的创作相联系,赋予了春日景色以诗意。

“幸瞻帝里城中柳,转忆吾乡岭上梅”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繁华与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柳树与梅花作为春日的象征,分别代表了京城的繁华与诗人的故乡情结。

“廖韵连篇元老笔,宫花五色美人裁”则进一步描绘了宫廷中的艺术与生活场景。元老的笔触细腻而富有韵味,宫中的花朵色彩斑斓,如同美人的巧手所裁,展现出宫廷生活的精致与高雅。

最后,“紫霞荐罢天颜喜,愿赐金茎长命杯”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与感激之情,以及对长寿与幸福的祈愿。紫霞荐罢,意味着宴会结束,天颜喜则表明皇帝对此事的满意,诗人希望得到皇帝的赐予,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日景象的描绘、对故乡的怀念、宫廷生活的展现以及对皇恩的感激,构建了一个既充满自然之美又富含人文关怀的世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寄贺友菊先生

穷巷萧条坐掩关,冠缨尘满谩思弹。

半生杜甫空悬室,十载扬雄不徙官。

世事真成棋局换,生涯无奈砚田乾。

镜湖诗叟闻应笑,信有人间行路难。

(0)

送徐遵诲公子之边

羡君家世旧簪缨,百战常怀报主心。

草檄有才追记室,登坛无路继淮阴。

射雕紫塞秋云黑,走马黄河夜雪深。

白首丹衷知未变,归来双肘印悬金。

(0)

风木卷为蔡教谕题

极目凤山路,松楸暗佳城。

为问葬者谁,蔡氏有先茔。

西风吹宰木,昼夜号秋声。

奈何亲久没,悠悠隔平生。

儒冠饱君禄,生养不得迎。

因悲树欲静,策策风靡宁。

感之怀抱恶,有泪如河倾。

惟馀寒食饭,少慰泉下情。

(0)

感寓·其三十三

明月射虚牖,寒螀悲洞房。

感之不能寐,起步徒自伤。

美人隔千里,欲涉川无梁。

徘徊吊孤影,涕下沾衣裳。

(0)

自君之出矣·其二

自君之出矣,慵整玉搔头。

思君如只雁,孤影下南楼。

(0)

结客少年场

恶少事游侠,结交屠贩儿。

轻身重然诺,掉臂无不为。

看花夜宿平康里,斗鸡朝入咸阳市。

樗蒲一掷百万钱,不数赤丸私夜语。

岂不闻荆卿高歌易水寒,西入函关不复还。

又不闻聂政持戈刺韩国,刳肠皮面轻生决。

古来大侠无代无,紫阳铁笔诛贼徒。

丈夫一死贵合义,何必虚将青史污。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