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天下士,龙卧意何如。
玉树春偏长,金尊夜不虚。
持竿桐陌水,问字竹林居。
狂客思琼玖,君能一报书。
汝南天下士,龙卧意何如。
玉树春偏长,金尊夜不虚。
持竿桐陌水,问字竹林居。
狂客思琼玖,君能一报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英所作的《赠新葵张山人赋得书字》。诗中以“汝南天下士,龙卧意何如”开篇,将张山人比作隐居的龙,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接着,“玉树春偏长,金尊夜不虚”两句,描绘了张山人生活的环境和情趣,春日里玉树常青,夜晚饮酒不虚度时光,展现了其高雅的生活态度。
“持竿桐陌水,问字竹林居”则进一步展示了张山人的生活方式,他手持钓竿在桐陌之水边垂钓,又在竹林之中寻求学问,生活充满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最后,“狂客思琼玖,君能一报书”表达了诗人对张山人的思念之情,并希望得到张山人的回信,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张山人高洁脱俗的生活态度和诗人对其的深切敬仰与思念。
东风红紫过千千,独着黄衣不敢先。
万仞峰头今一萼,别无花木可秋天。
品出陶家花品外,名存吴地药名中。
若将泛入重阳酒,不用分香摘两丛。
微霰疏飘,骄云轻簇,短檠黯淡笼纱。
冷禁兰帐,清晓忽飞花。
已是平芜步阔,那堪更、折竹如蓑。
凭栏处,关心一叶,归兴渺无涯。
为瑞,已多少,适从狼子,来自龙沙。
赖吾皇神武,薄海为家。
尽扫腥风杀气,依然放、红日光华。
回头看,山蹊水坞,缟带不随车。
油幕初开,骍旄前导,暂归梓里舂容。
致身槐揆,功在鼎彝中。
自是襟怀绝俗,今犹记、笔砚陈踪。
张高会,君恩厚赐,乐与故人同。
把麾,鄞水上,相看青眼,谁复如公。
况亲陪尊俎,笑接群翁。
坐上笙歌屡合,须拚到、晓日酣红。
公今去,恩波四海,桃李尽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