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归次盰江疏山宗瑞长老来迓且言山巅有亭俯视群山犹培塿也求佳名大书以榜之取少陵句为目之曰一览亭成两绝句·其二》
《北归次盰江疏山宗瑞长老来迓且言山巅有亭俯视群山犹培塿也求佳名大书以榜之取少陵句为目之曰一览亭成两绝句·其二》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千里林峦紫翠环,孤亭缥缈白云端。

登临一览众峰小,始见疏山境界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

首句“千里林峦紫翠环”,以“千里”形容视野之辽阔,“紫翠环”则生动描绘出山峦在远眺时呈现出的深邃与生机,紫色与翠绿交织,既展现了山色的丰富层次,又赋予了画面以诗意的美感。

“孤亭缥缈白云端”一句,将视角转向一处独立的亭子,它仿佛是云海中的一叶扁舟,飘渺而神秘。这里的“缥缈”二字,不仅描绘了亭子的位置之高,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由。

“登临一览众峰小,始见疏山境界宽”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登高望远,眼前的群山在广阔的视野下显得微不足道,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叹,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站在更高的角度,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理解到个体的渺小与世界的广阔。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既有视觉上的震撼,也有心灵上的触动,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四首·其一

羽林垂彩动天江,幕府光联白虎幢。

吏法有章皆画一,将坛得士故无双。

台中长夏霜凝简,掖内通宵雾锁窗。

若使九门容径入,肯思岩隐听流淙。

(0)

忆凤二首·其二

清姿方颊两眉扬,从我东西近我长。

诸子谁能高意气,十年却悔学文章。

眼前言笑疑生死,箧里诗书半在亡。

坐愧太丘真有德,贤孙迎客立成行。

(0)

题平翠楼

华楼突兀摩苍天,青吟飞上神飘然。

虚阑六曲拂云起,莲峰千仞当尊前。

晴岚带雾结秋色,修竹过雨鸣寒泉。

东风一笑歌石鼓,心期试问金鳌仙。

(0)

天马山

溪随天马西北行,半空忽见莲花生。

双鸾欲下却飞去,旌旗引入丹霞城。

攀萝上到猿啼处,恍然旷坐消百虑。

千山无人云气深,终日徘徊不能去。

虚空楼阁时自开,异香忽起三清台。

风吹笑语落天半,疑是神仙跨鹤来。

百花潭上春自照,白鹿呼人猿亦啸。

路迷不敢轻问津,恐有贤人隐耕钓。

苍厓九折樵径通,绝顶可见西崆峒。

尘心豁然臂欲羽,竦身直上凌天风。

(0)

古乐府三首·其一

君好锦绣段,妾好明月珠。

锦绣可为服,服美令人愚。

不如珠夜光,可以照读书。

(0)

郭忠恕仙峰春色图五首·其一

闻道仙家有玉楼,翠厓丹壁绕芳洲。

寻春拟约商岩叟,一度花开十度游。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