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忝绯衣后,心疏白发前。
常时来古寺,独坐听鸣泉。
露榭临花饮,星床傍鹤眠。
有书浑懒读,将欲废丹铅。
迹忝绯衣后,心疏白发前。
常时来古寺,独坐听鸣泉。
露榭临花饮,星床傍鹤眠。
有书浑懒读,将欲废丹铅。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答摄泉见寿》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的一些感慨和个人心境的变化。"迹忝绯衣后",意指诗人身着官服,沾染了官场的痕迹,暗示了他在仕途上的经历。然而,"心疏白发前"则揭示了他内心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白发已现,心境却更加疏远。
"常时来古寺,独坐听鸣泉",诗人常去古老的寺庙,享受那份宁静,聆听潺潺流水声,反映出他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自然的亲近。"露榭临花饮,星床傍鹤眠",描绘了诗人月下赏花、与鹤为伴的生活画面,流露出超脱世俗的隐逸之情。
最后两句"有书浑懒读,将欲废丹铅",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怠惰,甚至有放弃文墨生涯之意,可能是因为心境转变,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从仕途到隐逸的转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北方春旱多,十年而九矣。
今岁邀恩早,额手稍慰喜。
二麦绿芃芃,饼饵饶堪拟。
翻因鉴常时,种少自咎尔。
曾因课农便,闻诸农家子。
更兼高下田,黍稻皆葱美。
受宠宜若惊,盟心恒自揣。
无何首夏半,浃旬缺甘雨。
麦乃如去年,临秋渐黄萎。
乃悟得失间,反掌诚幻已。
所得忧不多,失得忧倍蓰。
展转繁忧中,害其有㡳止。
慰意倏已过,愁思纷萦起。
既用凛天谌,还因格物理。
在昔叔夜之俦会竹林,风流旷达轻缨簪。
却与渭川增气色,七贤雅号犹蜚今。
七贤往矣惜不见,见此长幅留清阴。
其?其地恰相称,何人百衲诚知音。
拂梢云之独干,似吏部之胸襟。
间枯槎以寒筱,貌河内之渊沉。
苔石烟筠,阿戎可寻。
潇湘秋碧,又如步兵放荡不可以礼数而相禁。
睹琅玕兮晴翠,则又竿标犊鼻挹仲容之遐心。
漱秋厓之万玉,邈广陵之鼓琴。
独爱露梢晓滴处,伯伦醉倒恍闻酒气衫袖酣淋淋。
遂使山阳逸侣开生面,不教淇澳君子萧条寂寞冷风凄雨空荒浔。
明窗展卷默有会,日与前贤相酌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