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亭榭。正桐阴敛碧,月钩低挂。
算好景、已届仙期,奈缘阻新秋,闺逢长夏。
数隔三旬,未许鹊桥先驾。
盼纤云四卷,耿耿银河,素影斜泻。频催漏声几下。
想天孙此际,离情难写。
为寄语、莫漫萦愁,譬青女姮娥,一生常寡。
小别无多,又奚必、织停梳罢。
惹人间、画楼数处,纳凉夜话。
寂寥亭榭。正桐阴敛碧,月钩低挂。
算好景、已届仙期,奈缘阻新秋,闺逢长夏。
数隔三旬,未许鹊桥先驾。
盼纤云四卷,耿耿银河,素影斜泻。频催漏声几下。
想天孙此际,离情难写。
为寄语、莫漫萦愁,譬青女姮娥,一生常寡。
小别无多,又奚必、织停梳罢。
惹人间、画楼数处,纳凉夜话。
这首清代词作《解连环·丁巳闰六月初七夜为牛女解嘲》是张玉珍所作,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对牛女相思之情的独特见解。词中通过描绘寂寥的亭榭、桐阴低垂的月钩,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暗示了牛郎织女的分离之苦。"算好景、已届仙期"暗指七夕佳节,然而却被闰月阻隔,使得他们难以相见,如同闺中女子度过漫长的夏季。
词人运用"数隔三旬,未许鹊桥先驾"的意象,强调了牛郎织女的期待与无奈。接着,他借"耿耿银河,素影斜泻"描绘银河璀璨,表达对二人无法相聚的深深同情。"频催漏声几下"则通过时间的流逝,进一步渲染了相思之情的急切。
在情感表达上,词人劝慰织女不必过于忧愁,因为即使如青女、姮娥这样的仙女,也并非永远孤独。"小别无多,又奚必、织停梳罢",他认为短暂的分离并无大碍,不必过于沉浸于哀愁之中。最后,词人想象人间画楼中的人们也在夜晚纳凉谈心,以此传达出人间也有温情和欢乐,为牛女的相思增添了一丝宽慰。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牛女传说为载体,既展现了牛郎织女的深情厚意,又融入了人间的情感共鸣,体现了词人的同情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