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破浮名不外图,喝牛清晓事膏腴。
角巾册子高高挂,且作农夫且作儒。
勘破浮名不外图,喝牛清晓事膏腴。
角巾册子高高挂,且作农夫且作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智者对浮名的超脱与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以“勘破浮名不外图”开篇,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看透,认为追求名利并非人生的全部价值。接着,“喝牛清晓事膏腴”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清晨在肥沃土地上耕作的场景,既体现了劳动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劳作的向往。
“角巾册子高高挂,且作农夫且作儒”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不仅是一位勤于耕作的农夫,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士。角巾是古代文人常戴的头饰,这里象征着诗人的学者身份。高挂的册子代表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与珍视,同时也表明了他在忙碌农事之余,不忘读书学习,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智者的生活状态,传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以及对知识与劳动并重的人生哲学的推崇。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一种理想生活方式。
似擎来,一峰天柱,青山九锁回抱。
吟窝许傍仙岩结,茶灶却邻丹灶。看不了。
正福地嫏环,万轴图书饱。探奇定到。
访玉室金堂,翠鲛白鼠,击节赏坡老。
长歌处,何必惊人谢朓。新诗句句皆好。
思陵辇路苔花碧,别有沧桑凭吊。归太早。
算如此,轩窗合坐先生啸。泥鸿印爪。
想粉绢留题,苔笺盈幅,读画当时稿。
一年年,花开花谢,春来还又春去。
无人会得东皇意,错怨枝头杜宇。春纵住。
问簌簌残红、可有安排处。春应笑语。
说碧桃花开,黑罡风起,也合作香雨。
销魂路,杨柳千丝万缕。丝丝难绾飞絮。
天涯何必多芳草,门巷绿茵如许。谁复主。
君不见、月楼花院留春寓。茫无意绪。
但流水声中,夕阳影里,添了送春句。
粉痕轻,脂晕冷。依约晓妆靓。
一样含颦,谁与伴孤另。
年时倒影窥妆,盈盈笑靥,正香暖、波明掩映。
应自省。几度阅遍炎凉,鸳鸯梦还醒。
一尺冰绡,领取秋江影。
任它无赖西风,无情秋雨,浑不是、凄清霜井。
萧瑟闲窗。任寒蛩凄切,月绕回廊。
愁深忘漏永,梦浅记情长。携手处、旧潇湘。
低语诉参商。道别来、天涯信断,雁字茫茫。
梧桐一叶飘黄。破深闺幽梦,玉枕生凉。
罗帏添寂寞,粉泪湿残妆。重叠恨、断柔肠。
暮雨散巫阳。知何日、花前携手,再诉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