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峡中闻杜鹃》
《峡中闻杜鹃》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古风

春风破晓晴岚湿,客子竛竮去程急。

空山两两杜鹃声,回首家乡无羽翼。

劝归不归声厌多,旅怀剌剌空奈何。

君不见秭归城上今啼不,多少行人满江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ázhōngwénjuān
sòng / yuánshuōyǒu

chūnfēngxiǎoqínglán湿shīlíngpíngchéng

kōngshānliǎngliǎngjuānshēnghuíshǒujiāxiāng

quànguīguīshēngyànduō怀huáikōngnài

jūnjiànguīchéngshàngjīnduōshǎoxíngrénmǎnjiāngkǒu

翻译
春风吹拂,黎明时分山间雾气湿润,行客匆匆赶路心急如焚。
空山中回荡着双声杜鹃鸣叫,回头望去,家乡遥不可及仿佛无路可寻。
劝说归乡的声音虽多,但旅人内心烦乱,无法轻易回家。
你没看见吗?秭归城头杜鹃仍在哀啼,江边满是离别之人。
注释
破晓:黎明时分。
晴岚:晴朗的山岚,雾气。
竛竮:形容步履蹒跚,孤独的样子。
杜鹃:鸟名,叫声凄凉,常象征思乡之情。
无羽翼:比喻无法直接返回故乡。
秭归:地名,在湖北,屈原故里。
行人:指离家远行的人。
满江口:形容江边聚集了很多离别的人。
鉴赏

这首宋诗《峡中闻杜鹃》是袁说友所作,描绘了春天早晨山间的情景和游子的思乡之情。首句“春风破晓晴岚湿”,通过春风、晓色和湿润的山岚,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客子竛竮去程急",写出了旅人行色匆匆,急于赶路的画面。

接下来,“空山两两杜鹃声”,以杜鹃鸟的叫声反衬出空寂的山谷和游子的孤独,"回首家乡无羽翼"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却无法立即归去的无奈。"劝归不归声厌多",通过杜鹃的啼声仿佛在劝说归乡,但诗人内心矛盾,不愿离去。

最后两句“君不见秭归城上今啼不,多少行人满江口”,以秭归城上杜鹃的持续啼鸣,寓言了无数像诗人一样的行人,满含离愁别绪,江边聚首,增添了诗的感染力。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杜鹃为媒介,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羁旅之苦。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其二十六月山

昔人只解笑移山,未信移山不作难。

一昨月山三里外,先生掇取近栏干。

(0)

寄题安福彭文昌春风楼二首·其二

不到安成二十年,故人相忆两依然。

彭家楼上春风里,梦倚危栏俯百川。

(0)

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三首·其一

灯火频挑只管残,雨声终夜恼空山。

幸蒙晓月多情白,又遣东风抵死寒。

(0)

病疟无聊

病身兀兀意昏昏,急挂东窗避夕曛。

坐看云生还有雨,忽然雨止并无云。

(0)

瓶中淮阳红牡丹落尽有叹三首·其二

眼中姚魏过匆匆,只有淮阳打底红。

杜宇一声花睡醒,却教老子怨东风。

(0)

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其四

二圣多能似仲尼,储皇家学自庭闱。

银钩已有淳熙脚,玉句仍传德寿衣。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