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承露文学赴清河》
《送李承露文学赴清河》全文
明 / 游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三年锦里挹清尘,燕市行歌重怆神。

客路惊看玄鬓改,离亭忍对绿尊频。

雄飞合在青云上,小隐聊分绛帐春。

洺水阴山多啸咏,新篇应及倦游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送李承露文学赴清河》。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李承露分别时的场景和情感。

首联“三年锦里挹清尘,燕市行歌重怆神”描述了诗人与李承露在三年前于繁华的锦里相逢,如今在燕市再次相遇,却因即将分别而感到深深的悲伤。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往昔的欢聚与今日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不舍。

颔联“客路惊看玄鬓改,离亭忍对绿尊频”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愁。诗人看到友人的白发,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之快,岁月无情地改变了容颜。在离亭边,面对着酒杯,诗人不忍心面对分别的事实,频繁举杯,借酒浇愁。

颈联“雄飞合在青云上,小隐聊分绛帐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希望李承露能够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也暗示了李承露在学术上的追求,如同在绛帐(古代讲学的地方)中享受春日般的宁静与收获。

尾联“洺水阴山多啸咏,新篇应及倦游人”则以想象的方式,预祝李承露在赴任清河的路上,能有新的创作灵感涌现,为疲惫的旅人带来慰藉。洺水阴山象征着旅途中的自然美景,而“啸咏”则表达了诗人对李承露才华的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游朴
朝代:明   字:太初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生辰:1526—1599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你喜欢

挽赵路分善应三首·其二

公就专城养,我安陶令庐。

几因州府入,得侍笑谈馀。

课诵列童稚,戚休询里闾。

高堂朝夕望,宁复象平居。

(0)

挽赵路分善应三首·其三

惟我先君子,相于出自同。

年推大父行,议笃古人风。

薄宦曾怜我,经行阻见公。

讣闻仍葬日,恸哭匪途穷。

(0)

秉文以田事入村归而寄之二首·其二

屡雨不濡土,凉风兹已秋。

不知今岁事,定获几分收。

日籴每怀虑,岁馀当逭忧。

题诗才纸尾,又起望云头。

(0)

杭桥道间二首·其二

安稳侵晨发,杭桥薄暮休。

山穷多石峙,渡涉乱川流。

野性安猿马,归心逐鹭鸥。

时平从路险,吾在岂人谋。

(0)

夜坐观书作

久矣疏黄卷,欣然对短檠。

灯寒度窗影,雨骤落檐声。

伏枕身虽惫,观书眼尚明。

带经真有道,发冢复何情。

(0)

成父有诗怀斯远次韵

港汊自相见,去来元一风。

无宁敢天怨,亦未决途穷。

白社明朝是,南山几驿中。

君归不能远,我去若为同。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