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八日入试院奉柬谕德士奇诸同志》
《二月八日入试院奉柬谕德士奇诸同志》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群才济济会南宫,奋笔争趍战艺中。

江海鱼龙乘化雨,云霄雕鹗借长风。

文章自昔归时论,选拔由来合至公。

圣代求贤思治理,共须努力副宸衷。

(0)
鉴赏

此诗《二月八日入试院奉柬谕德士奇诸同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金幼孜,字子京,号慎修,江西吉安人,明朝名臣。此诗描绘了科举考试的盛况与选拔人才的公正性,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人才选拔的深切关注。

首联“群才济济会南宫,奋笔争趍战艺中。”描绘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学子汇聚于科举考场,他们挥毫泼墨,为争夺功名而激烈竞争的场景。这里的“南宫”指的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象征着知识与权力的交汇之地。

颔联“江海鱼龙乘化雨,云霄雕鹗借长风。”运用比喻手法,将考生比作江海中的鱼龙,它们在化雨的滋润下成长,最终翱翔于云霄,成为雄鹰。这里既赞美了考生们的才华与潜力,也暗示了科举制度能够为社会带来新的活力与希望。

颈联“文章自昔归时论,选拔由来合至公。”强调了文章是评判人才的标准,选拔过程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科举制度价值的认可,以及对公正选拔人才的期待。

尾联“圣代求贤思治理,共须努力副宸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期望,认为在圣明的时代,通过科举选拔贤能之士,共同致力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最后,作者鼓励大家共同努力,以符合皇帝的心愿,实现国家的治理目标。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科举考试的庄严与激烈,更蕴含了作者对于人才选拔制度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休日同宋遐叔诣法云遇李公择黄鲁直公择烹赐茗出高丽盘龙墨鲁直出近作数诗皆奇绝坐中怀无咎有作呈鲁直遐叔

休日不造请,出游贤友同。

城南上人者,宴坐花雨中。

金貌散香雾,宝铎韵天风。

鸟语演宝相,饭香悟真空。

尚书三二客,净社继雷宗。

黄子发锦囊,句有造物功。

握中一寸煤,海外千年松。

谁降午睡魔,赐茗屠团龙。

晁子卧城西,咫尺不可逢。

岂无坐中客,终觉少此公。

归帽见新月,扑衫暮尘红。

困眠有馀想,却听寺楼钟。

(0)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其六斑竹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

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

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

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0)

夏日十二首·其三

山雨晴来暑,溪云暗复兴。

林塘阴不解,巾帻润还蒸。

书帙慵披蠹,盘餐厌扑蝇。

老来疲薾甚,多病日侵陵。

(0)

雨中五首·其五

三日雨不止,阴云生我堂。

晓寒如腊月,冻坐忆朝阳。

过雁低薄屋,高梅飘度墙。

呼童倾一榼,独对孟光尝。

(0)

金陵怀古

控带洪流古帝城,欲寻旧事半榛荆。

六朝山色情终在,千古江声憾未平。

设险丘陵荒蔓草,带城桑柘接新耕。

十年重到无人问,独立东风一怆情。

(0)

予元丰戊午岁自楚至宋由柘城至福昌年二十有五后十年当元祐二年再过宋都追感存殁怅然有怀

宋玉台前官树林,十年孤客独沾襟。

白头青鬓隔存殁,落日断霞无古今。

暮云梁苑雁鹜暗,久泛吴船江海深。

阅世悲欢嗟老眼,呼儿取酒十分斟。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