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带洪流古帝城,欲寻旧事半榛荆。
六朝山色情终在,千古江声憾未平。
设险丘陵荒蔓草,带城桑柘接新耕。
十年重到无人问,独立东风一怆情。
控带洪流古帝城,欲寻旧事半榛荆。
六朝山色情终在,千古江声憾未平。
设险丘陵荒蔓草,带城桑柘接新耕。
十年重到无人问,独立东风一怆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切感怀与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开篇“控带洪流古帝城,欲寻旧事半榛荆”两句,通过对金陵(南京)这一古都的描述,表达了诗人想探访古代遗迹、寻找历史旧事的情感。这里的“控带”指的是长江之水环绕着六朝古都,而“半榛荆”则是比喻那些被忽视的历史碎片。
接着,“六朝山色情终在,千古江声憾未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时期那段辉煌历史的无限缱绻。这里的“六朝山色”指的是金陵地区在六朝时期留下的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而“千古江声憾未平”则表明了诗人对这段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而无法挽回的心情。
中间,“设险丘陵荒蔓草,带城桑柘接新耕”两句,通过描绘荒凉的丘陵和田野,表达了诗人看到昔日繁华如今变成废墟的情景。这里的“设险”指的是历史上为防御而设置的障碍,而“带城桑柘接新耕”则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再生的景象。
最后,“十年重到无人问,独立东风一怆情”两句,是诗人的自述。诗人在十年后重返金陵,却发现没有人询问过往,自己独自站在东风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历史的沧桑巨变。
好事高人重海棠,两株分植舫斋旁。
恰当燕子来时放,更向禅房深处芳。
道眼想应怜不俗,痴人何苦恨无香。
梅溪野叟曾经眼,欲觅一根栽草堂。
携手丹梯语话长,不知身到碧云乡。
行人相见如相识,赠得岩花十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