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香茅盖屋,冷筠万个摇翠。
柳丝榆荚纷无数,更护回阑幽砌。芳草地。
剩仙令、当年老鹤眠云底。窗南竹几。
对花架红深,茶烟青袅,篱曲短门闭。
黄尘道,忽漫相逢燕市。倦游苦忆乡里。
鼠须付与云林叟,写出清幽如此。图画里。
须认取、双桥宛转通流水。他时艇子。
好舣浦寻诗,隔溪唤酒,共枕绿蓑睡。
小村庄、香茅盖屋,冷筠万个摇翠。
柳丝榆荚纷无数,更护回阑幽砌。芳草地。
剩仙令、当年老鹤眠云底。窗南竹几。
对花架红深,茶烟青袅,篱曲短门闭。
黄尘道,忽漫相逢燕市。倦游苦忆乡里。
鼠须付与云林叟,写出清幽如此。图画里。
须认取、双桥宛转通流水。他时艇子。
好舣浦寻诗,隔溪唤酒,共枕绿蓑睡。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乡村画卷。开篇以“小村庄、香茅盖屋”起笔,展现了质朴的民居风貌,接着“冷筠万个摇翠”描绘了翠竹摇曳的生动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氛围。接下来,“柳丝榆荚纷无数,更护回阑幽砌”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致,柳絮榆荚纷飞,环绕着曲折的栏杆,显得格外静谧。
“芳草地。剩仙令、当年老鹤眠云底”一句,借用了仙鹤的形象,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意蕴。室内,“窗南竹几,对花架红深,茶烟青袅,篱曲短门闭”描绘了闲适的生活场景,竹影婆娑,花架映红,品茗烟雾缭绕,小门半掩,透出主人的雅趣。
下片转向现实与回忆的交织,“黄尘道,忽漫相逢燕市”,诗人感叹在喧嚣的都市中偶遇家乡之感。他将对故乡的思念寄托于“鼠须付与云林叟,写出清幽如此”的画面,希望画家能捕捉这种清幽之美。最后,“图画里。须认取、双桥宛转通流水”,再次强调画中的桥梁与流水,寓意着归乡之路,表达了诗人期待舟行寻觅诗意,与友人对酌,共枕绿蓑的田园生活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