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七十引年归,送别都门柳絮飞。
潞水东风斜捲幔,金台晚照远衔衣。
收功桃李心初遂,行乐桑榆志未违。
况复颍川多故事,到家争仰德星辉。
先生七十引年归,送别都门柳絮飞。
潞水东风斜捲幔,金台晚照远衔衣。
收功桃李心初遂,行乐桑榆志未违。
况复颍川多故事,到家争仰德星辉。
这首诗描绘了孙俊先生在七十岁时退休归乡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联“先生七十引年归,送别都门柳絮飞”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离别的场景,柳絮随风飘扬,仿佛在为孙先生的离去送行,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颔联“潞水东风斜捲幔,金台晚照远衔衣”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转向归途。潞水边的东风轻轻卷起船帆,金台上的夕阳映照着孙先生的背影,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暗示着归程的宁静与祥和。
颈联“收功桃李心初遂,行乐桑榆志未违”表达了孙先生退休后内心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期待。他如同桃李般收获了事业的果实,晚年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追求生活的乐趣,没有违背自己的初心。
尾联“况复颍川多故事,到家争仰德星辉”则以颍川的历史故事为背景,预示着孙先生回到家乡后,不仅会受到亲朋好友的热烈欢迎,更会因其高尚品德而成为家乡的光辉榜样。这一联既是对孙先生品德的赞美,也是对其未来生活美好前景的展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孙先生退休归乡的温馨场景,以及人们对他的敬爱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蚤接君家大父游,乃翁幕府尚淹留。
文华遂见诸郎秀,名宦悬知异日优。
朝雨拍溪梅正熟,晴云烘路麦初秋。
渭南自昔多贤尉,官近长安不用愁。
江上兮青山,水既去兮复还。
引微风兮无澜,擢桂桨兮闲闲。
望美人兮来下,灵翩翩兮从女。
劈中流兮扬舲,雁邕邕兮遵渚。
玉衣兮画裳,御清气兮前青凤。
穆川后兮静波,湘君遗兮兰芳。
行贞兮昭昭,珰明兮玉娟。
天门兮为开,万夫哀兮惟女贤。
翠帷下兮沉沉,花饮露兮阴阴。
素鳞寒兮不动,寄风瑟兮瑶音。
涉江兮采蘋,剪绡兮蠲尘。
奉瑶华兮结辞,灵不见兮愁人。
愁人兮柰何,目眇眇兮微波。
路杳霭兮脩长,其柰何兮夕歌。
玉壶一色天漫漫,乱雪飞春减却寒。
屑琼筛瑰塞宇宙,柳絮如拳辊作团。
却愁花木不禁冷,携筇问讯遍玉栏。
老柯樛枝幸亡恙,红苞半吐怯牡丹。
更怜脩竹压欲折,扶持敲撼声珊珊。
似醉忽醒僵忽立,森然再植青琅玕。
群儿幻出两狮子,顷刻堆削了不难。
手持朱橘炯电眼,并刀巧剪金铃安。
老夫童心也自爱,卷帘移坐忍冻看。
一杯暖寒不可再,饥肠转雷未朝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