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朔看山·其二》
《阳朔看山·其二》全文
清 / 蒋琦龄   形式: 古风

山山皆如画,犹恐画未能。

何独一小山,偏以画见名。

苔草炫金碧,悬崖展幛屏。

石纹泼水墨,一幅浑天成。

当其有山时,世未有丹青。

胡为造化儿,预构狡狯情。

画师摹真山,山乃以画称。

转辗但相似,何者为山形。

是周亦是蝶,此理难具明。

问山山不语,尽日山中行。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蒋琦龄的《阳朔看山(其二)》描绘了阳朔山水的秀美与独特。首句“山山皆如画”,形象地写出山峦连绵,景色如诗如画的意境。接着,“犹恐画未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敬畏,认为即使是最杰出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神韵。

“何独一小山,偏以画见名”点出其中一座小山因其独特的风貌而被赋予绘画般的美誉,暗示了这座山的与众不同。“苔草炫金碧,悬崖展幛屏”进一步描绘了山上的苔藓和悬崖,犹如华丽的织锦,展现出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石纹泼水墨,一幅浑天成”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容山石纹理如同水墨画般自然流畅,浑然天成。诗人感慨在山存在之前,世间并无如此佳作,暗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超越了人类艺术。

“胡为造化儿,预构狡狯情”以拟人手法,责问大自然为何要如此巧妙地创造出这样的美景,仿佛有意设置陷阱让人惊叹。接下来,诗人通过“画师摹真山,山乃以画称”指出,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画师也无法完全复制山的真实韵味。

最后,诗人以“是周亦是蝶,此理难具明”表达哲思,暗示山与观者的互动,以及观察者自身的认知局限,难以确切分辨现实与幻象。全诗以“问山山不语,尽日山中行”收束,留下对山的无尽遐想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

作者介绍

蒋琦龄
朝代:清

蒋琦龄,字申甫,全州人。道光庚子进士,历官顺天府尹。有《空青水碧斋诗集》。
猜你喜欢

游栖霞观

海上多幽迹,寻碑始得名。

仙成丹灶冷,霞暖地花生。

有鹤久不死,见人长欲鸣。

坛西羽衣子,知我不虚行。

(0)

寄慈峰故人

湖面春归物理明,水花无数点青萍。

因行若访和庵主,未必孤踪在二灵。

(0)

送僧省母

十年来往浙东西,挨得头荒露伏犀。

因话编蒲米山老,不禁秋夜听莎鸡。

(0)

剑池

石壁千寻势崄巇,下临寒玉浸蟾辉。

古今多少凭阑者,亲见干将到底稀。

(0)

回雁峰晚望

孤筇影落清湘外,看尽归云敛复翔。

身世悠悠心自许,几回到此立斜阳。

(0)

本禅人烂柴

祇为到头乾不尽,纵饶见火亦难吹。

年来岁往消磨去,不许春风管带伊。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