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山老翁愚,埋盆小儿嬉。
高蹈遗世纷,幽欣可人意。
倚树看蜂衙,挑灯照花睡。
乐哉何所忧,俛仰可卒岁。
移山老翁愚,埋盆小儿嬉。
高蹈遗世纷,幽欣可人意。
倚树看蜂衙,挑灯照花睡。
乐哉何所忧,俛仰可卒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图景。诗人通过“移山老翁愚,埋盆小儿嬉”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老翁与孩童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老翁以愚移山,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执着与坚韧;而孩童则在盆中嬉戏,展现了生活的轻松与无忧。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人对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
接着,“高蹈遗世纷,幽欣可人意”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老翁选择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与世俗的纷扰形成了鲜明对照。这里的“高蹈”既指行为上的远离,也暗含精神上的超越。而“幽欣可人意”则表达了老翁在孤独中寻找到的内心喜悦,这种喜悦是深沉而纯粹的,能够触动人心。
“倚树看蜂衙,挑灯照花睡”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老翁闲适的生活状态。他倚靠在树下,静静观察蜜蜂忙碌的场景,仿佛在欣赏自然界的秩序之美;夜晚,他点亮灯火,照亮花朵,似乎在与自然对话,享受着夜的静谧与美丽。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乐哉何所忧,俛仰可卒岁”两句,总结了老翁的生活态度。他乐于其中,没有忧虑,过着简朴而充实的日子,这样的生活足以让他度过余生。这里“俛仰”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老翁对生活的从容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翁隐居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它不仅是一幅生活的画卷,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引导读者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快乐。
调御真人植大树,浩劫洗尽雷云痕。
幽光独留太古色,秀色占断桄榔村。
盘根错节几千尺,太阴惨澹龙蛇奔。
宝坊百事付陵谷,休上人笔悬沙门。
岂知此树亦千古,老干尚作新花繁。
淋漓夜半战风雨,雷公电母相吐吞。
天年屈指几轮转,长松偃柏皆儿孙。
要知菩提本无树,于有佛处谁能尊。
塔铃丁东吉帛裂,诃子错落钩辀喧。
庞眉老僧憩寂坐,石幢风细搴经幡。
何王宫殿化佛国,金枝玉叶空无存。
牧歌樵唱自今古,春风秋月磨朝昏。
词客凄凉半亩宅,废井尚罥蘋婆根。
梵王宫前种秋菊,连天腐草流萤燔。
贝多写经大无量,试与桃梗从头论。
护持此树龙象力,冰雪排尽留春温。
湟槃草木尚不朽,托根何不祇树园。
《光孝寺菩提树歌和家载园韵》【清·李如筠】调御真人植大树,浩劫洗尽雷云痕。幽光独留太古色,秀色占断桄榔村。盘根错节几千尺,太阴惨澹龙蛇奔。宝坊百事付陵谷,休上人笔悬沙门。岂知此树亦千古,老干尚作新花繁。淋漓夜半战风雨,雷公电母相吐吞。天年屈指几轮转,长松偃柏皆儿孙。要知菩提本无树,于有佛处谁能尊。塔铃丁东吉帛裂,诃子错落钩辀喧。庞眉老僧憩寂坐,石幢风细搴经幡。何王宫殿化佛国,金枝玉叶空无存。牧歌樵唱自今古,春风秋月磨朝昏。词客凄凉半亩宅,废井尚罥蘋婆根。梵王宫前种秋菊,连天腐草流萤燔。贝多写经大无量,试与桃梗从头论。护持此树龙象力,冰雪排尽留春温。湟槃草木尚不朽,托根何不祇树园。
https://shici.929r.com/shici/ERuEX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