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初感慨,展转不成眠。
老况青灯外,羁愁白发边。
蹉跎嗟往事,安稳忆归年。
却起开门望,霜清月满天。
秋宵初感慨,展转不成眠。
老况青灯外,羁愁白发边。
蹉跎嗟往事,安稳忆归年。
却起开门望,霜清月满天。
这首《不寐》由元代诗人许衡所作,描绘了秋夜中一位老人难以入眠的情景,以及他内心的感慨与思绪。
首句“秋宵初感慨”,点明时间背景为秋季的夜晚,诗人因某种原因而感到内心有所触动,开始了对过往的回忆和思考。接下来,“展转不成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状态,表现了其内心的不安与困扰。
“老况青灯外,羁愁白发边。”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形象。在昏黄的灯光下,诗人年老体衰,白发苍苍,这不仅是身体上的衰老,更是心灵上的孤独与羁绊。这里的“青灯”不仅照亮了周围的空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
“蹉跎嗟往事,安稳忆归年。”诗人感叹于过去的岁月流逝,仿佛在惋惜那些已经逝去的日子。同时,他也怀念起过去生活中的安定与平静,表达了对回归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却起开门望,霜清月满天。”诗人起身走出房间,面对着窗外的景色。秋夜的霜白与月光洒满天空,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这一举动似乎是在寻求心灵的慰藉,或是试图从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转、人生变迁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