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宋公圭宿云轩》
《题宋公圭宿云轩》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趋名老鞍马,避世终山林。

二涂各有蔽,贤哲多所箴。

宋侯初出仕,逸足已骎骎。

世路厌荆棘,翩然脱华簪。

卷舒何自由,白云本无心。

开轩资笑傲,霜筠绿阴森。

床头有浊醪,壁间馀素琴。

渊明久寂寞,千载得知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gōngguī宿yúnxuān
sòng / guōyìn

mínglǎoānshìzhōngshānlín

èryǒuxiánzhéduōsuǒzhēn

sònghóuchūchūshìqīnqīn

shìyànjīngpiānrántuōhuázān

juànshèyóubáiyúnběnxīn

kāixuānxiàoàoshuāngyún绿yīnsēn

chuángtóuyǒuzhuóláojiānqín

yuānmíngjiǔqiānzǎizhīyīn

注释
趋名:追求名声。
老鞍马:忙碌奔波。
避世:隐居。
终山林:终老山林。
贤哲:贤能之人。
箴:劝诫。
宋侯:宋国的侯爵。
逸足:才华出众。
骎骎:迅速显露出才华。
世路:世间之路。
翩然:潇洒。
华簪:华丽官帽。
卷舒:人生的起伏。
白云:象征自由。
轩:窗户。
霜筠:竹子。
浊醪:浊酒。
素琴:未弹的琴。
渊明:陶渊明。
寂寞:孤独。
知音:理解的人。
翻译
追求名声的人忙于奔波,选择隐居的人终老山林。
人生的两条道路各有遮蔽,贤能之人对此多有劝诫。
宋国的侯爵初次踏入仕途,他的才华已经显现出来。
世间之路满是艰难,他潇洒地舍弃华丽官帽。
人生的起落由不得自己,白云自在无心。
他打开窗户,以笑傲的姿态生活,竹子的绿荫带来清凉。
床头放着浊酒,墙上挂着未弹的素琴。
陶渊明长久以来孤独寂寞,但千年之后仍有人理解他的心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题为《题宋公圭宿云轩》。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宋公圭选择归隐生活的赞赏。首句“趋名老鞍马”描绘了追求名利的人们忙碌奔波的形象,而“避世终山林”则赞美了宋公圭选择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明智。接下来,诗人指出世间道路各有其局限,贤者哲人对此都有深刻的警示。

诗中提到宋公圭初入仕途时表现活跃,“逸足已骎骎”,但后来却厌倦了世间的艰难,毅然放弃官场,表现出超脱世俗的决心。“世路厌荆棘,翩然脱华簪”形象地描述了这一转变。诗人进一步强调,人生的自由在于内心的抉择,宋公圭的选择如同白云般无拘无束。

“卷舒何自由,白云本无心”表达了对宋公圭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他的生活就像白云一样自在无求。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宋公圭居所的环境——轩窗开阔,可供笑傲江湖,竹影森然,生活简朴而宁静。床头浊酒和壁间素琴,更显其淡泊名利的品格。

最后,诗人以陶渊明为例,称颂宋公圭的寂寞生活虽久,但千年后仍有人能理解他的心境,成为知音。整首诗通过宋公圭的故事,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灵壁驿有方公美少卿留题戏和于壁

君把使旌临洛水,我参枢幕过潼关。

秋风想见吹归渡,先看淮南第一山。

(0)

杂兴

不似张苍作瓠肥,衰颜白发就昏痴。

近来终日扃柴户,静看微风过竹枝。

(0)

石希孟寄示赋论甚佳有未尽善处辄为涂改因成小诗寄之

寄我雄文丽且新,冰寒于水岂无因。

故将丹粉画西子,要见浓涂淡墨人。

(0)

谢送酒

刺豹朝淋血,烹龙莫泣脂。

分君新瓮盎,及我旧鸱夷。

竹叶供浮蚁,春风入朵颐。

扶衰拜嘉惠,时复一中之。

(0)

哀夏孝女

射生户,北山有虎何不射。

岂不闻夏家有女年十五,随父樵薪入山坞,父行在前忽遭虎。

女见父伤奋不惧,号泣逐之为虎语。

逐之不已虎反顾,弃其父□衔女去。

人言其父死亦苦,我言最苦是其女。

想女失父逐虎时,眼不见虎惟见父。

射生户,我今重告汝。汝之生,岂无父与母。

勿谓官差尚犹豫,被尔甲兮张尔弩,况虎杀害人多天已怒。

呜呼,虎害人多天若怒,天又何必使渠生下土。

(0)

初秋閒记园池草木五首·其五

玉菡化生稚子,碧枝视现声闻。

马齿任藏汞冷,鸿头自胜硫温。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