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工沤丝呈巧力,红日如梭万花织。
爱花荡子不爱命,效死骊姬似荀息。
草木摇落天地闭,贤哉梅也众不识。
灵根九转到仙品,千古离骚作书色。
涨晴痴暖动山意,攀翻健倒苍苔石。
高标底须雪后见,清芬每向闲中得。
花前失喜广文诗,柿叶书成点新墨。
春工沤丝呈巧力,红日如梭万花织。
爱花荡子不爱命,效死骊姬似荀息。
草木摇落天地闭,贤哉梅也众不识。
灵根九转到仙品,千古离骚作书色。
涨晴痴暖动山意,攀翻健倒苍苔石。
高标底须雪后见,清芬每向闲中得。
花前失喜广文诗,柿叶书成点新墨。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丝绸喻春工之巧,红日比作织女穿梭的梭子,织出万紫千红的花朵。诗人借"爱花荡子"的形象,赞美了对花卉之美的狂热追求,甚至不惜生命,如同春秋时期为骊姬献身的荀息。接着,诗人赞赏梅花在万物凋零时依然傲立,其高尚品格被忽视,但最终会因其仙品而受人敬仰,这与屈原的《离骚》精神相呼应。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晴天山色的变化,以及在踏青寻花过程中,即使身体疲惫仍坚持攀登,以欣赏梅的清香。他认为,只有在雪后才能真正显现梅花的高洁,而清新的芬芳往往在悠闲时刻得以领略。最后,诗人提到在赏花时因广文诗而欣喜,用柿叶研磨的新墨书写,增添了诗意的雅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为依托,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与高雅,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上寿,有勇退神仙今不远之句,因以此曲示之平生翰墨箕裘,误蒙*豸分司早。
登车揽辔,风烟万壑,连云鸟道。
五载归来,中台无事,江南芳草。
记钱塘门外,西湖湖上,登临处,知多少。
梦里五云楼阁,正瞻依、玉墀春好。
南海阴风、越台暑瘴,不禁怀抱。
白粥青齑,平心养气,万缘俱扫。
便从今、收拾黄牛十角,只闲中老。
如儿花额粉香匀。
点妆新。
看来真。
八十风流,都属太平人。
长日篆烟琴一曲,瓶水暖,麝梅薰。
酒烘仙颊晕微醺。
洞庭春。
要平分。
儿女团园,语笑重情亲。
更看蓝*红袖舞,歌娅姹,小诸孙。
离骚痛饮,问毕竟、世上功名何物。
眼底谁能知许事,只有双凫仙客。
一局残棋,两窗疏翠,谈笑挥冰雪。
红尘千丈,定知不到雄杰。
昨日黄菊篱边,渊明招我,逸兴悠然发。
今日秋香犹好在,请对玉芝仙骨。
富贵谩人,云翻雨覆,枉换青青发。
不如高卧,浩歌且醉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