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事略就手,兹楼无复加。
栋梁宏可爱,丹碧丽非华。
风月登临最,川原眺望赊。
斗城知日近,瀛海自云遮。
杖屦欢乘兴,文移谨报衙。
昼閒禽语静,岁熟市声哗。
柳影重重幕,莲香处处霞。
舳舻随渚远,睥睨向人斜。
话听游童乐,诗烦上客誇。
国风麟趾应,宾宴鹿鸣嘉。
雕鹗无馀力,骐驎不待挝。
衰迟竟何补,襆被念还家。
胜事略就手,兹楼无复加。
栋梁宏可爱,丹碧丽非华。
风月登临最,川原眺望赊。
斗城知日近,瀛海自云遮。
杖屦欢乘兴,文移谨报衙。
昼閒禽语静,岁熟市声哗。
柳影重重幕,莲香处处霞。
舳舻随渚远,睥睨向人斜。
话听游童乐,诗烦上客誇。
国风麟趾应,宾宴鹿鸣嘉。
雕鹗无馀力,骐驎不待挝。
衰迟竟何补,襆被念还家。
这首诗描绘了北楼的壮丽景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北楼的宏伟与美丽,以及其所在环境的宁静与繁华。
首先,诗人赞美了北楼的建筑特色:“栋梁宏可爱,丹碧丽非华。”巨大的栋梁令人赞叹,而红色与绿色的装饰则显得格外生动,超越了华丽的表面装饰。接着,诗人描述了北楼在风月中的独特魅力:“风月登临最,川原眺望赊。”无论是登高望远,还是欣赏月色,北楼都是最佳选择。远处的川原,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随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北楼周围的自然景观:“斗城知日近,瀛海自云遮。”斗城象征着靠近京城的地理位置,而远处的瀛海则被云雾遮掩,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北楼附近的人间烟火:“昼閒禽语静,岁熟市声哗。”白天,鸟儿的歌声在寂静中回荡;到了丰收的季节,市集上的喧闹声此起彼伏。
接下来,诗人通过“柳影重重幕,莲香处处霞”这两句,将北楼周边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柳树的影子如同幕布般层层叠叠,而莲花的香气则如同天边的彩霞,弥漫在空气中。最后,诗人通过“舳舻随渚远,睥睨向人斜”这两句,展现了北楼与远方船只的关系,以及其独特的视角:“话听游童乐,诗烦上客誇。”孩子们在游玩时发出的笑声,让诗人感到愉悦;而上宾们的赞誉,则是对北楼美景的最高评价。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北楼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人文情感和社会生活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社会和谐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壮丽又温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文墨厌羁缠,寻幽出江郭。
春事夫如何,新绿暗林薄。
野旷天四垂,突起讶岝㠋。
团团结丹幢,郁郁围翠幕。
满耳翻波涛,松桧风万壑。
行行跻其巅,睥睨但寥廓。
嵇山一拳多,沧海仅盈勺。
飞鸟去不还,寒潮生复落。
参差町疃分,寂历闾阎托。
东越旧风烟,于今颇萧索。
主人华阳巾,为我开草阁。
长髯霜华繁,方瞳电光烁。
远致遗形骸,深情付杯酌。
忆公昔当路,秋霄厉雕鹗。
高才众所忌,戢羽随燕雀。
蹉跎岁月晚,勋业梦已昨。
自从挂冠来,园居有馀乐。
藏书一万卷,诸子得耕穫。
虚凉听雨篷,矍铄穿云屩。
真酬佚老计,犹耿匡时略。
接谈无杂言,国事及民瘼。
感慨气填膺,烟飙共挥霍。
呜呼廊庙心,江湖岂忘却。
乃知慷慨士,举世堪一噱。
我怀亦肮脏,尘鞅无处著。
得公霏屑馀,豁如启扃钥。
会心不能留,正坐微名缚。
日脚隐平芜,暝色带归鹊。
扰扰驰巾车,低头愧猿鹤。
《访魏孔渊方伯留饮山亭赋赠》【明·赵宽】文墨厌羁缠,寻幽出江郭。春事夫如何,新绿暗林薄。野旷天四垂,突起讶岝㠋。团团结丹幢,郁郁围翠幕。满耳翻波涛,松桧风万壑。行行跻其巅,睥睨但寥廓。嵇山一拳多,沧海仅盈勺。飞鸟去不还,寒潮生复落。参差町疃分,寂历闾阎托。东越旧风烟,于今颇萧索。主人华阳巾,为我开草阁。长髯霜华繁,方瞳电光烁。远致遗形骸,深情付杯酌。忆公昔当路,秋霄厉雕鹗。高才众所忌,戢羽随燕雀。蹉跎岁月晚,勋业梦已昨。自从挂冠来,园居有馀乐。藏书一万卷,诸子得耕穫。虚凉听雨篷,矍铄穿云屩。真酬佚老计,犹耿匡时略。接谈无杂言,国事及民瘼。感慨气填膺,烟飙共挥霍。呜呼廊庙心,江湖岂忘却。乃知慷慨士,举世堪一噱。我怀亦肮脏,尘鞅无处著。得公霏屑馀,豁如启扃钥。会心不能留,正坐微名缚。日脚隐平芜,暝色带归鹊。扰扰驰巾车,低头愧猿鹤。
https://shici.929r.com/shici/1fYN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