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挽刘养直》
《追挽刘养直》全文
元 / 陈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校雠天禄去无日,藏书善和归几时。

殷台落日尘杳杳,象山宿草春离离。

玉雪未曾瞻道貌,梧桐今已识孙枝。

斯文不朽应无憾,刻石埋名有楚奇。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陈谟对友人刘养直的追悼之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其品德的崇高赞誉。

首联“校雠天禄去无日,藏书善和归几时”,以“校雠”和“藏书”为引子,表达了对刘养直在学问上的卓越贡献的追忆。天禄象征着学问的宝库,善和则代表了他收藏书籍的地方。这两句暗示了刘养直在学术领域的深远影响,以及他的离去让这些珍贵的知识失去了传承的可能。

颔联“殷台落日尘杳杳,象山宿草春离离”,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哀伤的氛围。殷台的落日和象山的春草,分别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通过“尘杳杳”和“春离离”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颈联“玉雪未曾瞻道貌,梧桐今已识孙枝”,表达了对刘养直高尚人格的赞美。玉雪比喻其清白高洁的品行,而梧桐则象征其家族的繁盛。这里不仅赞扬了刘养直个人的道德风范,也寄托了对其家族后继有人的美好祝愿。

尾联“斯文不朽应无憾,刻石埋名有楚奇”,总结了对刘养直的评价。斯文不朽,意味着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存于世,无憾表达了对他一生追求的肯定。刻石埋名,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纪念方式,此处“楚奇”可能是指一种特殊的石料或技艺,强调了对刘养直的特别纪念,同时也暗含了对他才华和贡献的极高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逝者品格的赞颂,表达了对刘养直的深切怀念和高度评价,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知识、道德的尊崇。

作者介绍
陈谟

陈谟
朝代:元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猜你喜欢

次临封八景韵·其七景星夜月

星名古寺遗踪远,月挂空山分外明。

竹影却疑蟠影动,松声时带磬声清。

光分郊野昏如画,照彻浅崖险亦平。

谁使传灯来此处,清辉今已彻专城。

(0)

五日偕冯文儒梁不迁观竞渡珠江分得淮字

端阳雨过气清佳,载酒寻游一旷怀。

醒醉几人慰楚泪,烟波到处怨秦淮。

大招今古天谁问,薄咏沧浪趣可偕。

闻道湘灵捐佩褋,搴芳聊得共吾侪。

(0)

宗德诗

奕奕龙山,维乡之望。宪宪我祖,实著其乡。

殖于德仁,所牟匪利。保艾我后,俎豆以治。

猗我昭考,厥惟小宗。率承先德,聿隆厥躬。

受禄于朝,时用勿展。贻我令名,亦孔之腆。

伯也矫矫,蔚为邦英。匪躬竭节,世其清贞。

施则未光,志实靡晦。是训是绳,陟降斯在。

(0)

留别平南四景·其二燕石巢云

石燕何年俯水涯,绿萝深琐暮烟遮。

乌衣门巷浑无恙,归去天南别有家。

(0)

秋日龙沙与万元白年兄小酌得秋字

龙沙日日枕江流,古寺高天一素秋。

未有芙蓉解芳节,独馀葭菼入新愁。

西风欲尽当门柳,章水徒撑渡马舟。

杯酒看君忧世事,辽阳金鼓几时休。

(0)

秋夜署中与兄汝载话别诗以赠之步其留别诗韵

萧萧爽气入初秋,又见新萤到处流。

万事世间俱失马,一身尘外即虚舟。

惠连入梦馀青草,高适成诗已白头。

此别各天劳记忆,浦云樵月自深愁。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