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摇碧涧,落落俯苍郊。
拔地虬龙偃,中天鹳鹤巢。
涛声寒月上,野色乱云交。
寂寞徂徕顶,秦封只浪嘲。
离离摇碧涧,落落俯苍郊。
拔地虬龙偃,中天鹳鹤巢。
涛声寒月上,野色乱云交。
寂寞徂徕顶,秦封只浪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孤寂的松林景象。诗人以“离离摇碧涧,落落俯苍郊”开篇,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松树与碧绿的山涧、广阔的田野相对照,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又孤独的氛围。接着,“拔地虬龙偃,中天鹳鹤巢”两句,通过比喻和想象,将松树比作偃卧的虬龙,鹤巢于其上,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松树的雄伟与生命力。
“涛声寒月上,野色乱云交”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辽阔,月光下的涛声与乱云交织的野色相映成趣,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最后,“寂寞徂徕顶,秦封只浪嘲”两句,点出了松树所处位置的高峻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松树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闲庭翠暖。怪梧叶、无情先送幽怨。
敲响空阶,不管愁人,临风刚赋秋扇。
西风最惜分离苦,便尽日、萧萧深院。
自那时、蹙损双蛾,怎向这回重展。
休问年来憔悴,绿窗春去后,吟事都懒。
弄影银蟾,轻荡湘波,偏照天涯人面。
芭蕉叶叶篱边碎,又忍卷、珠帘重看。
便唤取玉宇春回,别是一番莺燕。
濛濛疏雨,渐敲朱户,西风吹逗帘旌。
深阁昼眠,重帏暗锁,莺啼残梦偏惊。春尽絮飞轻。
共海棠落去,千片无声。
此际魂销,但将离恨寄春行。清池水上桥横。
被行人遮住,隔岸初晴。
斜日树边,檐前燕子,衔泥虚傍雕楹。人倚越山屏。
是为花憔悴,减却芳情。
冷落香篝,又随云想度长更。
死别生离,半年内、肝肠寸裂。
数恨事、菱花萎露,荆枝压雪。
痛泪挥残千点雨,孤怀映彻三更月。
望霜帏、何处觅慈云,悲无极。天中序,蒲榴节。
思去岁,伤今日。记西湖竞渡,命题援笔。
彩线教搓长命缕,霞觞曾晋延年席。
剩孤儿、孑影奠杯羹,空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