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宫蕴特异,精祷通万灵。
昭著二百年,锡封专朝廷。
去年偕宰公,投诚涕欲零。
驱车入松扉,雨势如建瓴。
仰高迓灵昐,云敛不暂停。
烟沉瀑声凉,分坐瀑外亭。
从兹感佑助,争谓胸百铭。
治任亦已速,洁谢资芳馨。
缄素展真忱,要终寄冥冥。
愿恢溥济功,致此百里宁。
夜披东堂集,孤灯炯深青。
朗诵神之聪,壁落山鬼听。
龙宫蕴特异,精祷通万灵。
昭著二百年,锡封专朝廷。
去年偕宰公,投诚涕欲零。
驱车入松扉,雨势如建瓴。
仰高迓灵昐,云敛不暂停。
烟沉瀑声凉,分坐瀑外亭。
从兹感佑助,争谓胸百铭。
治任亦已速,洁谢资芳馨。
缄素展真忱,要终寄冥冥。
愿恢溥济功,致此百里宁。
夜披东堂集,孤灯炯深青。
朗诵神之聪,壁落山鬼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对龙宫神明的虔诚敬意和感激之情。他通过向龙宫祈求,表达了对朝廷恩赐的深深感谢。去年与宰相一同前往龙庙,雨势宏大,仿佛天降甘霖,显示了神明的显灵。在龙庙外的亭子中,诗人感受到神明的庇佑,决心铭记于心,并承诺将以廉洁的行为回报神恩,希望神的力量能带来地方的安宁。
夜晚,诗人独自在东堂诵读,灯光照亮深邃的室内,仿佛连墙壁和山鬼都被他的真诚所打动。诗人祈求神明继续保佑,扩大其济世的功德,使百里之地得以安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展现了宋代理性与信仰交融的风貌。
触热过梅川,硗嶅鸟道边。
林深晴有雾,土旷昼稀烟。
略彴横溪小,篮舆碍石偏。
乱蝉鸣翳荟,叠涧泻潺湲。
闽岭虽近止,江乡犹渺然。
何曾愁瘴疠,秪是怯危颠。
借问劳行役,何如稳晏眠。
遭时正艰棘,赋分自回邅。
已幸生还里,宁辞险著鞭。
夜凉栖野寺,相对月婵娟。
回廊小殿枕崔嵬,接武东坡我复来。
江色苍茫山耸秀,蔚蓝天影抱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