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明端可人,日用一僧钵。
觅句殊未休,平生个中活。
眷我梁宋游,茗碗屡浇泼。
淮南霜露寒,转柁何由达。
净明端可人,日用一僧钵。
觅句殊未休,平生个中活。
眷我梁宋游,茗碗屡浇泼。
淮南霜露寒,转柁何由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代书寄净明道人》。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日常简单的生活和对净明道人的思念,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净明端可人,日用一僧钵。"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清净简朴的生活状态,其中“端可”形容人的品行端庄可敬,“僧钵”则象征着一种出家人的简单生活。
"觅句殊未休,平生个中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字的追求和生活态度的体认。“觅句”意味着寻找、探究诗句,“殊未休”指的是这种追求永无止境,而“平生个中活”则是说在这个过程中,诗人才感到真正地活着。
"眷我梁宋游,茗碗屡浇泼。" 这两句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日常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简单生活的享受。“眷”字有怀念之意,“梁宋”指的是历史上的两个朝代,即梁朝和宋朝,这里用来泛指古代。"茗碗屡浇泼"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品茶的生活情景。
"淮南霜露寒,转柁何由达。"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行动的困难,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心境。“淮南”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这里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名字,而“霜露寒”则是对气候的描绘。"转柁"可能是指行走中的障碍,“何由达”则表达了对于无法到达之处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和心灵自由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诗人情怀。
中山风物美且都,无乃贤达避世区。
芝山许子今钜儒,虬髯逸论如大苏。
只手欲作回天图,七月诏狱朱颜敷。
我生有癖惰且迂,辱子契谊时与俱。
两都三试要不殊,空怜警夜雁有奴。
寂寞府中栖树乌,剸割修复见昆吾。
聊试儿童夹道呼,中山山中劝种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