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茅斋当昼清,江边寺阁倚新晴。
苍苔石径无人到,独有幽人江上行。
树下茅斋当昼清,江边寺阁倚新晴。
苍苔石径无人到,独有幽人江上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诗人站在树下的茅草小屋中,感受到白天的宁静与清新,周围是江水潺潺,寺庙的阁楼沐浴在雨后的新晴之中。小径上覆盖着青苔,少有人迹,只有隐士独自在江边漫步。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淡泊的心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峻阪车能行,颠仆或平陆。
沧海舟能通,倾覆在浅渎。
前鉴诚非遥,历历骇心目。
展骥与割鸡,虚声莫驰逐。
星星火燎原,涓涓流盈谷。
弹琴不下堂,敢云治已肃。
百里风烟赊,千家耳目属。
置水可投书,削木可为牍。
片言勿轻弃,细事亦详鞫。
即小以寓大,慎哉为民牧。
从来举大事,要欲众志定。
小利亦何庆,小失亦何病。
阿逆之初叛,众论已纷竞。
统勋督陕甘,储需任所胜。
欲弃巴里坤,是殆乱军令。
治罪易廷桂,并令随军进。
五年大功成,释罪重从政。
赏罚寓经权顺应自取听。
十馀年黄阁,总兼部务仍。
遇事既神敏,秉性原刚劲。
进者无私感,退者安其命。
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