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孤愤集》
《读孤愤集》全文
明 / 戚继光   形式: 古风

独夜秉青藜,往迹何历历。

有恨拂龙泉,生不与时适。

古来兴废事,掩卷三太息。

呜呼少保冤,九州目所击。

书空徒咨嗟,谁为吁天策?

不知后世人,视今何如昔。

义士莫向江南行,尸祝家家正寒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读孤愤集》。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冤屈之人的同情。首句“独夜秉青藜,往迹何历历”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阅读的情景,通过“青藜”这一古代照明工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孤独的氛围。接着,“有恨拂龙泉,生不与时适”两句,借龙泉剑表达内心的愤慨与无奈,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无法施展抱负。

“古来兴废事,掩卷三太息”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每一次合上书卷,都忍不住发出三次叹息。接下来,“呜呼少保冤,九州目所击”直接点明了对某位被冤枉的官员(可能是指明朝的少保)的深切同情,认为他的冤屈激起了全国的公愤。

“书空徒咨嗟,谁为吁天策?”表达了诗人面对不公时的无力感和对正义缺失的忧虑,问世间又有谁能为受害者申诉,寻求天理昭彰。最后,“不知后世人,视今何如昔。义士莫向江南行,尸祝家家正寒食。”这两句既是对未来的担忧,也提醒义士们在乱世中要谨慎行事,因为即使在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在祭祀先人,但社会的动荡并未因此而平息。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公正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朝代:明   字:元敬   号:南塘   籍贯:山东登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忆家园廿六首·其二十一双桂

吴国春深试手栽,燕山秋晚报花开。

灵椿老大无材段,奕叶芬芳为尔培。

(0)

初至芸轩宅夜坐联句

良夜城南旧草堂,十年重继此灯光。

文章翰苑声华重,懒散林泉鬓发苍。

庭树看于前日大,酒杯偏向故人长。

出门翘首梅花月,又见天心转一阳。

(0)

泰和萧生将赴临汀驿留三日为予写真赋此为赠·其二

南望临汀路八千,皇华四牡日纷然。

江湖或有商岩相,倘可因君送上天。

(0)

泰和萧生将赴临汀驿留三日为予写真赋此为赠·其一

本自烟江坐钓矶,春风强使著荷衣。

不知面目从来假,更与萧郎问是非。

(0)

送百户徐钦袭职还松江

曲墙垂柳荫清池,十载高门路不迷。

尽说柏舟同节苦,惊看玉树与云齐。

恩光晓日瞻龙仗,行色秋风入马蹄。

拂拭家藏旧弓剑,从今步步上丹梯。

(0)

画马为内学生题

毵毵嫩绿垂杨短,冉冉晴沙御堤软。

骅骝行惯稳不惊,圉人徐牵不教远。

飞黄食料三品丰,青丝络首飘风騣。

曾见沙场征战苦,方知此物是真龙。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