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春深试手栽,燕山秋晚报花开。
灵椿老大无材段,奕叶芬芳为尔培。
吴国春深试手栽,燕山秋晚报花开。
灵椿老大无材段,奕叶芬芳为尔培。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忆家园廿六首(其二十一)双桂》描绘了一幅富有季节感的画面。首句“吴国春深试手栽”,写的是在江南春天的深处,诗人亲手种植桂树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家园的热爱和对新生命的期待。次句“燕山秋晚报花开”则转至北方,暗示了桂树经过长途运输,在秋季的晚时分在燕山之地绽放,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
“灵椿老大无材段”运用了比喻,将桂树比作长寿的灵椿,虽然年老但并无可用之材,寓意着诗人对桂树虽非寻常木材,但仍珍视其内在价值。最后一句“奕叶芬芳为尔培”,表达了诗人对桂树后代繁茂、香气四溢的期盼,以及对自己培育桂树的深情厚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时空的转换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家园桂树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命传承与芬芳延续的赞美。
妾家近丛台,生小邯郸里。
结发事良人,行当念终始。
自从十五到君前,容华初未得君怜。
春风秋月长羞见,况复行人去日边。
昨忆送君往陈汝,直谓君情暗相许。
何事青云得路时,相逢却问桑间女。
君思妾貌弃黄金,河水东流知妾心。
宁将一死谢君去,千古特为节妇箴。
醉樵醉樵家何处,垂萝拂窗泉绕户。
屋头万万翠微峰,巷口千千石楠树。
寂寂垂萝翳古松,萦烟摆月又丰茸。
花飞晚榻僧同坐,叶作秋衣手自缝。
山人直是幽栖惯,来往红尘亦萧散。
采樵时少醉时多,在泮日长归日短。
归去山中百虑消,芭蕉叶长蕨初苗。
狸香玉面时登馔,酒熟黄精屡洗瓢。
草书逸兴如涛涌,满城见者神皆竦。
铁限年来踏又穿,霜毫岁久埋成冢。
羡尔幽居对绿萝,青云高兴近如何。
还将墨客龙门画,来觅皆山樵者歌。
时既和,年既丰,乐莫乐如牛上翁。
短衣半湿杨柳露,长笛吹老棠梨风。
君不见苦竹岗头淇塾水,鹧鸪相呼作人语。
马上郎官攒两眉,海北天南路何许。
翁家有粟牛有莎,世人造物如翁何。
牛饱归来浩浩歌,江上儿孙雨一蓑。
君家书室依林坰,日夕清辉多在庭。
出户时看花屿近,卷帷唯见董山青。
苍苔古木连深曲,悬萝石上孤云宿。
露叶垂篱菘薤香,水藤拂槛瓠瓜熟。
任是閒门客到疏,自甘萧散学犁锄。
新凿小池宜抱瓮,时閒高馆复携书。
纷纷甲第皆粱肉,何事丘园未干禄。
稚子能羞苜蓿盘,家人解压葡萄绿。
寂寂林扉绝四邻,角巾野杖亦容身。
公门若更栽桃李,先数林泉种圃人。